本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展区内,人形机器人与外国参观者握手交流。(图取自中新社)

(北京27日讯)中国今年掀起人形机器人热潮,关于行业是否产生“泡沫”的讨论随之出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周四表示,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要著力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等风险。

中新社报导,李超在国家发改委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速度”与“泡沫”一直是前沿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平衡的问题,对具身智能产业来讲也一样。

她指出,近年来,在创新引领和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中国具身智能产业规模,正在以超50%的增速跨越式发展。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30年将达到千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

她说,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随著新兴资本加速入场,中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且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

她认为,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著力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关键在于合理引导。”李超透露,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强化政策牵引、加快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应用等展开系统谋划。

她表示,中国将加速构建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围绕“大小脑”模型协同、云侧与端侧算力适配、仿真与真机数据融合等技术进行攻关。

此外,中国也将推动训练与中试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国范围内具身智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速具身智能体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

廖慧音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