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位于德国西部诺拉拉特附近,由德国能源巨擘RWE营运的褐煤发电厂的冷却塔冒出浓烟。(图取自法新社)

(巴黎13日讯)根据周四发布的一项研究,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将在2025年创下新高。该研究还警告,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几乎“不可能”。

法新社报导,这份年度《全球碳预算》报告考察了人类燃烧碳氢化合物、水泥生产和土地利用(例如森林砍伐)产生的导致全球暖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将这些数据与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中概述的升温阈值进行了比较。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2025年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一年前高出1.1%,尽管全球大规模推广再生能源技术,但仍不足以弥补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随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381亿吨。

这项新研究在各国齐聚巴西亚马逊雨林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之际发表。

研究计算得出,为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准高出摄氏1.5度以内(即《巴黎气候协定》中设定的目标),仅剩170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配额。

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弗里德林斯坦说:“这相当于以目前的排放速度排放4年,才能用完摄氏1.5度的排放配额,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11月11日,一群示威者在巴西贝伦市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会场正门前举行抗议活动,反对碳市场。(图取自法新社)
11月11日,一群示威者在巴西贝伦市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的会场正门前举行抗议活动,反对碳市场。(图取自法新社)

未能削减导致全球暖化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在巴西雨林城市贝伦举行的COP30大会黯然失色,世界第2大污染国美国缺席了会议。

尽管有迹象显示2025年将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但各国未来的气候计划也远未达到预期。

国际气候研究中心(CICERO)的彼得斯告诉法新社:“总体而言,世界各国并未履行承诺,每个人都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而且所有人都需要做得更多。”

尚未达到高峰

彼得斯表示,今年中国的化石燃料排放量基本上是“持平”,尤其是来自高污染煤炭的排放量,这可能表明可再生能源将开始占据更大的能源需求份额。

但他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的政策存在不确定性,这意味著现在就断言其排放量已达到高峰还为时过早。

他说:“目前的情况正在朝著预期排放量开始下降的方向发展,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9月25日,在埃尔梅洛的Golfview非正式煤矿,几名矿工注视著另一名矿工开采煤炭。(图取自法新社)
9月25日,在埃尔梅洛的Golfview非正式煤矿,几名矿工注视著另一名矿工开采煤炭。(图取自法新社)

在美国,由于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发电转向使用这种污染更严重的燃料,煤炭排放量上升了7.5%。

整体而言,美国和欧盟近期排放量均逆势成长,打破了以往的下降趋势,部分原因是冬季气温较低刺激了暖气需求。

在印度,季风提前到来以及再生能源的强劲成长,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低于近年来的水平。

这项发表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期刊的研究发现,目前已有35个国家在实现经济成长的同时成功减少了碳排放,这一数字是10年前的两倍。

预计今年人类碳排放总量(包括陆地碳排放)将达到422亿吨,略低于去年,但这项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表示,南美洲森林砍伐和破坏性火灾的减少,部分原因是2023-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在减少土地利用净排放量方面发挥了作用。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