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2日讯)日本一对7旬夫妻,靠著长年放弃旅行、外出用餐,且几乎不在社交上花钱,苦存4000万日圆(约106万令吉),虽然房子、钱都有了,但却身心俱疲,后悔没趁身体健康时多出去旅行,如今只剩钱和时间,不知如何度过空虚的日子。
据日媒报导,72岁的东京居民中山圭子(化名)和75岁的丈夫靠退休金生活,两人每月退休金加起来约20万日圆(约5300令吉)。“说实话,有时候我都纳闷自己为什么一直这么克制。”
虽然靠退休金维生,但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还清了房贷,并且精打细算地控制日常开支,从不动用积蓄,加上他们没有孩子,所以不用支付他们的教育费用,而且丈夫不喝酒也不抽烟,平时两人也很少旅行跟外出就餐,因此,他们目前的积蓄,包括退休金和工作期间的积蓄,加起来接近4000万日圆。
存钱已成为习惯
圭子进一步指出:“每次我们买东西,我先生总是会说,‘我们把它存起来养老吧。’、即使他想1年去1次旅行,先生也会说,‘现在没必要去。’”存钱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
他们精打细算地购买日常用品,并将每月伙食预算控制在3万日圆(约800令吉)以内,他们可能1个月只外出用餐1次,并尽量减少与朋友的社交活动,除了婚礼和葬礼等特殊场合外,几乎不在社交上花钱。
圭子说:“当时我觉得这很正常,但现在我70多岁了,身心俱疲,什么都做不了了。我终于有了时间和金钱,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
如今,当邻居们谈论他们和伴侣一起去泡温泉,或者和女儿一家去冲绳旅行时,我会感到羡慕。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回忆。
数字不代表“财富”
中山夫妇的4000万日圆储蓄,使他们跻身富裕阶层,然而,这种“数字财富”并不一定能转化为“精神财富”。
圭子叹了口气说道:“我以后可能会生病,如果不得不去养老院,我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但最近我的想法稍微改变了一些。如果生病了,到时候再考虑吧。我想趁著身体还健康的时候和丈夫一起去某个地方。不过现在有点晚了。”
专家表示,储蓄和准备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忽略了“你储蓄的目的是什么”及“你何时会用到它”,就可能造成“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