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在韩国釜山举行会谈前握手致意。(图取自法新社)

(华盛顿2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虽然中美贸易战暂时休战,但美国多年来希望中国“重组其经济结构”,减少出口及增加国内消费的目标并没达到。

台湾中央社引述美国《华尔街日报》周五报导,贸易战非但没有促使中国重新“平衡”其经济结构,反而让中国意识到,必须减少在半导体等领域对美国的依赖。

虽然“习特会”将两国贸易战降温,但美国可能最终要放弃一直以来推动中国“重组经济结构”的目标。

特朗普很多的高级顾问仍然对中国经济自由化抱有希望。白宫官员提到要利用美国的经济实力,迫使中国放弃“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即以出口为优先,补贴制造业,以及不鼓励中国14亿人消费。

“习特会”是为两国降温

美国策略家想像,透过实施关税可以抑制中国出口,促使中国在国内寻找新的成长来源,例如透过改革医疗和社会福利制度,让消费者增加支出、减少储蓄。

美国透过向中国施压以刺激国内消费,中国将开始从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购买更多商品,从而缩小贸易顺差,而美国企业和农民可以开拓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但特朗普再次以美国总统身份入主白宫后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未能令中国改变其经济结构。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对美国祭出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稀土出口及停止采购美国大豆。

虽然“习特会”后中美贸易战暂时休战,但会议并没有触及中国重组经济结构的议题。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任、美国前高阶贸易官员卡特勒表示,“习特会”更聚焦于稳定双方关系,不是透过解决结构性问题来推进两国关系,而解决结构性问题似乎已经不可能。

卡特勒表示,“习特会”的目的是降温,而非寻求突破。

报导表示,即使现在,一些中国官员仍认为国内消费太弱,希望经济结构取得平衡。但这些措施都是零散的,受到意识形态束缚,产业生产仍是经济繁荣的来源。

中国于全球供应链无处不在

策纬谘询公司(Trivium China)市场研究主管麦克马洪表示,中国将其生产模式由制成品扩展至零部件,使中国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供应链。

麦克马洪表示,习近平最少从2019年已开始提到,要加强全球供应链,“几乎你购买的任何制成品,不论来自哪里,都会涉及中国供应链”。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下的高等国际研究学院(SAIS)学者法雷尔表示,贸易战带给中国的教训与美国的预期相反,非但没有促使中国重新“平衡”其经济,反而让中国意识到必须减少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并发展能够反击美国的经济武器,例如对稀土的垄断地位。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