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25日讯)尽管遭到一些科技公司和人权组织的反对,但多国周六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了首个旨在打击网络犯罪的联合国条约。反对者认为,该条约可能导致国家监控权扩大。
法新社报导,这项全新的全球法律框架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打击从儿童色情到跨国网络诈骗和洗钱等网络犯罪。
有超过60个国家于周六签署了宣言,意味著该条约在获得这些国家国内批准后,即可生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此次签署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同时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在河内举行的开幕仪式上称:“每天都有各种复杂的诈骗手段摧毁家庭、剥削移民、从全球经济中榨取数十亿美元……我们需要建立强大且协同一致的全球应对机制。”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最初由俄罗斯外交官于2017年提出,经漫长谈判后于去年协商一致通过。
但批评人士认为,该条约措辞宽泛,可能导致权力滥用,为跨境打压政府批评者提供便利。
智库“科技全球研究所”(Tech Global Institute)创办人迪亚称:“条约谈判过程中,多次出现对强制企业共享数据的担忧,这几乎是为一些威权国家打压记者的恶劣行径披上合法外衣。”
越南政府本周表示已有60国登记参加正式签署仪式。
近年来,东南亚网络诈骗产业急剧膨胀,每年造成全球受害者损失数十亿美元。
尽管条约包含人权条款,但10余个维权组织联名谴责这些保障措施“薄弱”。
“网络安全技术协议”代表团负责人哈特表示,该代表团将不会出席在河内举行的条约谈判,该代表团代表著包括Meta、戴尔(Dell)、印孚瑟斯(Infosys)等160余家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