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15日讯)一项采用新型脱氧核糖核酸(DNA)系统的政府调查发现,印度野生象群数量估计急剧下降了1/4,这是迄今为止最准确但令人警醒的数据。
法新社报导,印度是世界上大多数现存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这些象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列为濒危物种,且栖息地不断萎缩,威胁日益严重。
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本周发布的最新《全印度象群估计报告》显示,印度野生象群数量为2万2446头,较2017年估计的近2万9964头下降了25%。
这项调查是基于对超过2万1000份粪便样本的基因分析,以及庞大的相机陷阱网络和66万7000公里的徒步调查。
研究人员表示,方法上的彻底改变意味著结果“与过去的数据无法比较,可能被视为新的监测基线”。
但报告也警告,这些数据反映了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面临的日益加深的压力。
报告指出,“目前印度大象的分布范围仅为其历史分布范围的一小部分”,并估计它们现在仅占据了其曾经漫游面积的3.5%左右。
栖息地丧失、破碎化以及日益加剧的人象冲突是导致大象数量下降的原因。
报告补充说:“触电和铁路碰撞导致大量大象死亡,而采矿和公路建设破坏了栖息地,加剧了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西高止山脉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南部高地,横跨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喀拉拉邦,至今仍是大象的重要栖息地,栖息著近1万2000头大象。
但即使在那里,商业种植园、农田围栏和人类侵占也日益切断了大象族群之间的连结。
另一个主要的大象种群中心位于印度东北部,包括阿萨姆邦和雅鲁藏布江泛滥平原,那里栖息著超过6500头大象。
报告指出:“加强走廊和连通性、恢复栖息地、加强保护以及减轻开发项目的影响,是确保这些温和巨兽福祉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