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德国北部汉堡举行的“红色风暴布拉沃”军事演习中,一名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在无人机防御演习中使用手持式HP 47无人机干扰器和RADIS无线电探测干预系统。(图取自法新社)

(柏林30日讯)欧洲近日频传疑似俄罗斯无人机侵扰事件,德国境内通报案例也逐年增加,引发社会对安全漏洞的忧虑。各界正辩论是否修法扩大军警权限因应威胁,相关争议也触及军警权责划分的宪政红线。

台湾中央社报导,德国航空安全局(DFS)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德通报144起无人机干扰事件,高于去年同期的113起与2023年的99起。如何应对日益增加的无人机威胁,成为近期德国热议话题。

依《基本法》(即德国《宪法》)规定,国防军主要任务是抵御外敌,境内安全则由警方负责。军方在国内仅能保护军事设施,除非发生严重灾难或大规模恐攻,否则不得介入内政。

基社盟(CSU)籍联邦内政部长多布林特27日宣布,将推动修改《航空安全法》,授权国防军在警方请求支援下可侦测、拦截甚至击落无人机,并规划设立全国性“无人机防御中心”,整合联邦、各州与军方资源。

多布林特警告,德国已成为俄罗斯“混合战”一环,无人机不仅用于侦查,也意在制造社会恐慌。

欧洲安全政策专家、基民盟(CDU)议员基泽韦特周一进一步建议,应直接启动《基本法》中的“紧张状态”(Spannungsfall),让国防军能在关键基础设施周围采取防御或反制行动。

恐踩上宪政红线

多布林特的计划引发不少反弹。刑警工会(BDK)主席佩格洛批评,德国内部安全是警方职责,军方只能在极端例外情况下介入,“若将决定权转交国防部,恐怕已踩上宪政红线”。

警察工会(GdP)主席科佩尔克认为,一旦发生无人机攻击事件,在各地待命执勤的警察比军方能更即时反应,所以“与其依赖军方,不如立即赋予全国警方拦截和击落无人机的权限”。

社民党籍国会议员菲德勒表示,在特殊灾难或警方技术不足时,才有理由请求国防军协助,不能让“军方常态化介入内政”。他呼吁优先修订《联邦警察法》,扩大联邦警察的无人机防御能力。

巴伐利亚州长索德周一即抢先各邦,宣布推动《巴伐利亚无人机防御法》,赋予当地警方“快速、独立”应对无人机攻击的法律基础,并规划设立“巴伐利亚无人机中心”,研发用于拦截与追击的不同行动型无人机。

针对是否应扩大军警权限因应无人机攻击,慕尼黑国防大学(UniBw München)法学教授杰克逊指出,击落无人机行动须符合比例原则,否则残骸或爆炸物恐造成严重后果。

德国国防军图林根州军事指挥部上校格拉布也警告,在非军事设施区对空中开火不实际,因为弹片与被击落的无人机可能坠落日常活动范围,危及民众安全。

9月26日,在德国北部汉堡举行的“红色风暴布拉沃”军事演习中,一架无人机被另一架无人机抛出的网捕获。(图取自法新社)
9月26日,在德国北部汉堡举行的“红色风暴布拉沃”军事演习中,一架无人机被另一架无人机抛出的网捕获。(图取自法新社)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