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8日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广场上,一座高18公尺的台历形状灰色花岗岩雕塑上刻著“1931年9月18日”的黑色大字,日历上布满弹孔。周四上午,辽宁省委、省政府举行了“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纪念“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起点,东北全境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部沦陷,从此开启了中国长达14年的抗战征程。
新华社报导,上午9时18分,14名社会各界代表推动钟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著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随后,防空警报声在沈阳上空鸣响,市内九路十八街川流的汽车停驶,司机按响喇叭,行人驻足望向残历碑广场。
94年前的这一天晚上,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反诬告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残历碑前,80名青年学生集体朗诵杨靖宇的《送战友编歌壮行保国家》、赵尚志的《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赵一曼的《滨江抒怀》3首东北抗联英烈诗词。
1995年以来,沈阳已连续31年拉响警报,铭记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加入鸣响警报的行列。
周四,黑龙江省、吉林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河南省等地也鸣响警报,提醒人民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不久前,中国举行盛大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暴行的电影《731》,也于周四开始在全球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