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16日讯)最新研究发现,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古代社会似乎已使用熏干遗体方式,从而有效地将逝者制成木乃伊,这比古埃及社会的木乃伊早了数千年。
法新社报导,虽然古埃及用绷带包裹遗体制成木乃伊可追溯到4500年前,但先前已知最古老的木乃伊实例来自古代智利社会。
在那里,阿塔卡马海岸线的干燥空气,使得木乃伊能够透过风干自然制成。
但研究人员在中国和东南亚挖掘出的遗体,大多来自潮湿地区。
在中国、越南、菲律宾、寮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墓葬遗址中,发现的骨骼扭曲姿势,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这些遗体的某些地方似乎有烧焦的痕迹,但与火化痕迹不一致。
科学家推测,这种扭曲的下葬方式,可能是因为遗体上没有留下任何软组织,而这是透过熏干遗体制成木乃伊的结果,这种做法在印尼巴布亚部分地区很常见。

他们透过分析这些遗址的骨骼样本,与从日本古代墓葬遗址采集的对照样本的成分,来验证这一点,并发现了主要暴露于低温热量的证据。
骨骼的完整性显示遗体没有被火化,而是以保存为目的。
可能具有文化意义
这些样本中,有一些可追溯到1万多年前,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开始实践木乃伊制作技术,其历史比目前已知的要早数千年。
澳洲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洪晓纯表示,这项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她说:“这些骨头是如此古老,发现这一传统如此古老,将古代人民的习俗与今天一些社区中仍然存在的习俗联系起来,真是令人惊叹。”
虽然科学家表示,熏制可能是“在热带气候下保存遗体最有效的方法”,但这一过程也可能具有文化意义。
据悉,印尼和澳洲的几个社会都有熏干尸体的做法,即把遗体紧紧捆绑,并放置在持续燃烧的火上,通常会持续几个月。
这个过程使得亲属能够与逝者保持著联系,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相信这可以让灵魂在白天自由游荡,并在晚上回到身体里。
洪晓纯告诉法新社:“我相信这反映了人类深刻的愿望——我们的亲人永远不会离开我们,而是永远在我们身边。”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做法在古代亚洲文明中可能很常见。
他们在周一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中写道:“这一传统可能在广大地区的狩猎采集社会中流传了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