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2日讯)印度总理莫迪周二表示,印度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商业化半导体生产,并称印度将成为未来晶片创新的“全球中心”。
法新社报导,莫迪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的印度半导体产业年度会议开幕式上表示,美光科技公司(Micron)和塔塔集团(Tata)的测试晶片已投入生产。
他说:“商业化晶片生产将于今年开始。这反映了印度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
印度半导体市场规模已从2023年的380亿美元(约1607亿200万令吉),飙升至2024-2025年的450亿至500亿美元(约1903亿300万至2114亿5000万令吉),而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1000亿至1100亿美元(约4229亿至4651亿9000万令吉)。
该国目前有10个半导体项目,总投资额为180亿美元(约761亿2200万),其中包括2座最先进的3奈米设计设施,分别位于诺伊达和班加罗尔。
莫迪说:“我们的旅程起步较晚,但现在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了。”
印度声称在3个领域拥有优势,分别是生产半导体设备零件、供应化学品和矿物等关键材料,以及从研发到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云端运算的服务。
莫迪指,印度还拥有人力资本优势,并指出“全球20%的半导体设计人才来自印度”。
他在上周访问东京时,日本承诺将对印度的投资增加至10兆日圆(约2848亿令吉),其中包括半导体和人工智能合作。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5大、成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但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50%关税的冲击,正在寻求新的成长途径。
随著国际晶片需求激增但供应链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印度表示正在建立一个涵盖设计、制造和封装的“完整生态系统”,以实现“自力更生和全球竞争力”。
本周,莫迪在一份政府行业简报中称:“如今的印度激发了世界的信心。当晶片耗尽时,你可以指望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