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周五表示,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著决定性作用。
综合新华社和中新社报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2场记者招待会,周五在北京举行。
马朝旭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擘画、亲力亲为,亲自开展亮点纷呈、高潮迭起的元首外交。
习近平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成为中共总书记。
马朝旭指出,习近平共出访55次,往访72国,足迹遍布5大洲,还接待赴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230多人次。
他说,习近平同各国领导人深入战略沟通,面向各国人民展开友好工作,深入阐释和平发展之理、合作共赢之道、“同球共济”之策,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高铁、观看球赛,为哈萨克总统托卡耶夫庆祝生日,在智利总统博里奇随身携带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上签名等等,成就了一段段外交佳话。”
马朝旭说,从国事访问到主场外交,从国际多边峰会到国内重要会议,习近平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这一重大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国际共识不断加深。
他还表示,当前中国与世界已经站在奔赴共同命运的新起点上,“我们要以元首外交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砥砺前行”。
周边置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
马朝旭又指,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他说,当前,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迈上新的台阶。习近平几乎遍访周边国家。
他提到,中共十八大(2012年)、十九大(2017年)、二十大(2022年)后,习近平首次出访都选择周边国家,引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近代以来最好时期。
马朝旭也在会上谈及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表示,习近平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
他说,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秉持命运与共理念,汲取历史智慧、展现时代担当,同舟共济、携手前行,朝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规则,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霸道逻辑,超越了少数西方国家自诩的所谓“普世价值”,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他表示,在中方同各方携手努力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实现了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发展到安全、从合作到治理的历史跨越,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谈到台湾时,马朝旭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
他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完全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他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少数外部势力妄图搞“以台制华”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