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GPS之类的导航帮助下,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通行变得极其困难。(法新社档案照)

(德黑兰18日讯)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街道对网约车司机富拉迪而言已变成令人困惑的迷宫。自伊朗与以色列那场史无前例的12日战争结束近两个月后,大范围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扰仍在该国持续。

法新社报导,这位使用伊朗自主研发的叫车应用程式Snapp的35岁德士司机,无奈表示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漫无目的的绕路上”,并称自己“已经好几周没法正常接单了”。

自6月中旬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突袭引发致命的12日战争以来,伊朗GPS用户一直遭受著前所未有的信号干扰。

伊朗通信部声称干扰是出于“安全与军事需要”,但拒绝透露具体细节。

导弹、无人机等现代武器通常依赖GPS或多卫星信号进行三角定位,尽管伊朗长期在军事敏感区域实施信号干扰,此次却是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将持续多久,以及它们对伊朗企业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网约车平台、外卖平台乃至谷歌(Google)地图及其伊朗替代品Neshan等基础导航应用均陷入瘫痪。

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在德黑兰周边,用户常发现定位显示与实际位置偏差数百公里远。

富拉迪说:“要想出行,你要么需要对路线记忆敏锐,要么已经很熟悉这座城市了。”由于不熟悉首都错综复杂的小巷,他只能接载识路的乘客,导致收入锐减。

8月初,Neshan地图首席执行员阿米尔在一次视频采访中表示,虽然德黑兰等地多年来持续存在GPS欺骗干扰,但近期该应用每日活跃用户骤降15%,导航功能使用量减少20%。

北斗或替代GPS解困境

Khabar Online通讯社在上周的报导中警告称,GPS定位系统中断会对数码经济和公共安全造成“附带损害”,甚至影响急救服务响应。

面对民生压力,伊朗前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贾赫鲁米认为,GPS定位系统中断代价高昂,而且其防御效果可能有限。

贾赫鲁米在其Telegram频道中表示:“无人机制造商和运营商也不傻。如果GPS定位系统中断,另一个定位系统取而代之,他们也会使用新的系统。”

鉴于GPS定位系统对平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奇特萨兹建议伊朗可以考虑GPS的替代方案。

他在7月份接受伊朗改革派报纸《Ham-Mihan》采访时表示,“国内GPS系统造成了干扰,这迫使我们转向北斗等替代方案。”

自2020年全面投入运营的中国北斗卫星系统,正逐渐成为美国制造和运营的GPS的全球竞争对手。

奇特萨兹表示伊朗正在制定计划,逐步将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定位服务迁移至北斗系统。

他承认,伊朗的干扰,加上多年来的互联网限制,已经损害了企业,并造成了“社会的不信任和绝望”。

但专家表示,更换GPS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总部在美国的Miaan集团认为:“这需要昂贵的基础设施重建,而伊朗当前在网络空间极为脆弱。”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