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15日讯)菲律宾马尼拉湾畔一座“慰安妇”(性奴)雕像在7年前被无预警拆除,菲律宾“慰安妇”维权人士周四在同一地点集会,继续为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罪行受害者及后人争取公道。
台湾中央社报导,今天周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80周年纪念日,“为祖母们献花”(Flowers for Lolas)运动成员在马尼拉湾畔聚集,持“为菲律宾‘慰安妇’讨公道”、“向战时对妇女的暴力说不”等标语,并在前“慰安妇”的照片旁摆放鲜花。
“为祖母们献花”运动是由“菲律宾祖母联盟”(Lila Pilipina)、妇女组织“嘉布瑞拉”(Gabriela)、前“慰安妇”的后人以及维权人士所发起。
周四的集会地点,在2017年12月时曾立起一座高约230公分的“慰安妇”雕像,但雕像于2018年4月27日突遭不明单位趁夜拆除。当时的菲律宾总统杜特蒂否认下令拆除,但称惹恼他国不是政府的政策。
“为祖母们献花”召集人洪玉华感慨,菲律宾政府允许民间人士在吕宋岛中部的马巴拉卡特市兴建日本神风特攻队纪念坛,却不允许维权团体在马尼拉湾摆设“慰安妇”像,呼吁菲律宾政府正视历史,勿屈从于政治压力。
菲国在世“慰安妇”不到10人
菲律宾祖母联盟总干事席尔瓦告诉中央社,菲律宾祖母联盟查证过的“慰安妇”有174位,在世者现在剩下不到10人,大多已有失智症状,但谈及痛苦过往,仍会坚定地希望讨回公道。
席尔瓦补充,已有众议员提出法案,要求制定菲律宾“慰安妇”纪念日,以及把“慰安妇”的历史纳入教科书。
她表示,菲律宾政府未能善尽为“慰安妇”提供司法救助和补救措施的义务。因此,未来数周内还有众议员提出法案,要求菲律宾政府设立国家赔偿基金。
一位已故“慰安妇”的女儿阿蒂洛说,她的母亲埃斯特利塔迪去年临终前,仍不忘嘱咐她继续抗争,要求日方道歉、把罪行列入史料,以及提供公道的赔偿。
中央社曾于2016年访问埃斯特利塔迪,她回忆,被日军抓进“慰安站”时才15岁,为了能再见到家人,只能忍辱度日。
另一位前“慰安妇”、2023年3月辞世的布斯塔曼特也曾告诉中央社,她在田里工作时被经过的日本兵强押上军车,白天要为日本兵洗衣烧饭,晚上沦为性奴,那时她才16岁。
根据人权组织欧洲宪法和人权中心的报告,超过1000名菲律宾女性在1942年至1945年日军占据菲律宾期间,被抓进军营“慰安站”,其中一部分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