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为笑翠鸟、喜鹊和吸蜜鹦鹉。(图取自维基百科)

(悉尼14日讯)科学家记录了澳洲野生鸟类惊人的性别逆转率,这种现象可能是由日益严重的污染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

法新社报导,一项针对5种常见澳洲鸟类,包括笑翠鸟(kookaburras)、喜鹊(magpies)和吸蜜鹦鹉(lorikeets)的研究发现,约有6%的鸟类拥有一种性别的染色体,但生殖器官却属于另一种性别。

阳光海岸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大量鸟类在出生后发生了性别逆转,数量惊人。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波特文说:“这表明野生鸟类的性别决定比我们想像的更具流动性,并且可以持续到成年期。”

该研究对近500只鸟类进行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测试,绝大多数性逆转都涉及基因上雌性鸟类长出雄性生殖腺的情况。

波特文说:“我们还发现了一只基因上雄性的笑翠鸟,它具有生殖活跃性,卵泡较大,输卵管扩张,显示近期产卵。”

原因还有待厘清

性逆转在某些爬行动物和鱼类中很常见,但在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却很少见。

科学家已经记录了污染物甚至温暖的气温,如何引发青蛙的性逆转。

阳光海岸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野生鸟类性逆转的原因尚不清楚。

但这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例如野生地区累积的干扰荷尔蒙的化学物质。

波特文补充道:“了解性逆转发生的方式和原因,对于保护鸟类和提高鸟类研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本周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上。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