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15日讯)印度北方邦库希纳加尔一名年仅5岁的男童,在自家门口突遭多只流浪犬扑咬、被拖行至道路上,画面骇人,幸赖邻居及时发现并出手相救,才避免酿成更大悲剧。

上述事件是上周一(7日)傍晚在卡夏镇(Kasya)发生,引发当地民众对流浪犬管理问题的忧虑。

综合报导,男童阿尼克当时站在家门前,突遭5至6只流浪犬冲上前攻击。监视器画面显示,他被扑倒并一路拖行20公尺至道路中央,犬群不断撕咬,场面惊悚。

事发当下阿尼克母亲在屋内未察觉异状,幸亏邻居南希透过监控画面即时发现情况,迅速赶到现场驱赶狗群并将阿尼克救下。

阿尼克随后被送往当地社区医疗中心,初步治疗后转送医学院接受进一步处置。

医生指出,阿尼克身上共计18处深度咬伤,经手术处理后病情稳定,隔日晚上就出院返家休养,但依然惊魂未定。

邻居南希冲出门外,成功驱赶流浪犬,抢救受伤男童。
邻居南希冲出门外,成功驱赶流浪犬,抢救受伤男童。

这起攻击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民众震惊之馀也再次聚焦印度长期以来的流浪犬危机。根据官方统计,2023年全国共登记逾305万起狗咬事件,当中死亡案例数以百计,2024年也已有约220万起。受攻击的群体以儿童与老年人首当其冲,德里、喀拉拉与拉贾斯坦等地时有犬群集体攻击事件发生。

此外,流浪犬所带来的狂犬病风险更令人忧心。印度每年约有1.8至2万人死于该病,占全球病例的36%。尽管政府曾于2023年修订《动物流产控制规则》,要求地方进行犬只捕捉、绝育与疫苗施打,并于2021年启动“2030年犬源性狂犬病消除国家行动计划”,但相关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频遭阻力,例如流浪犬收容所基础建设延误、部分省分绝育计画无故暂停,使政策推动成效受限。

此外,民间与政府之间对于流浪犬问题的处理方式仍存有分歧。部分人主张透过喂食结合生育控制以降低犬只的攻击性,例如班加罗尔便推行“鸡喂养计划”,即意在配合绝育与疫苗政策。

然而,保守派则质疑此类做法的公共资源分配效率,认为应优先清理垃圾场、改善社区卫生与环境美化,从根本减少流浪犬的生存空间,才是更长远有效的治理之道。

印度的流浪犬问题确实日益严重,背后牵涉的不仅是公共安全与卫生风险,更是一场政策执行与价值观之间的拉锯战。

陈燕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