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热浪袭击欧洲,法国东北部蒂永维尔的一家药局的温度计标志显示气温为摄氏45度。(图取自法新社)

(香港10日讯)2025年夏天,热浪再次席卷欧洲。一些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欧洲国家,接连迎来了史上同期高温纪录。有分析认为,今年北半球的夏季高温与“热穹顶”现象有关,而全球变暖则进一步放大了“热穹顶”效应带来的影响。

香港中通社周四报导,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周三发布报告,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3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平均气温达摄氏20.49度,刷新了2003年创下的纪录。

6月以来,欧洲多国气温持续突破摄氏40度,夜间也难得清凉,铁路停运、学校停课、公共交通瘫痪,甚至已有多地报告与高温相关的死亡案例。

家住德国慕尼黑的张女士说:“这几天,在慕尼黑,体感温度已经超过了40度。中午出门,路边的狗都被晒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2025年6月,一场异常的热浪袭击了西欧大部分地区......西地中海创纪录的海面温度使这次热浪更加强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气候战略负责人伯吉斯说:“在一个变暖的世界里,热浪可能会更频繁、更强烈,并影响欧洲更多的人。”

7月2日,在德国南部于贝尔塞著名的巴伐利亚基姆湖畔,一名女子将躺椅放在水中解暑。(图取自法新社)
7月2日,在德国南部于贝尔塞著名的巴伐利亚基姆湖畔,一名女子将躺椅放在水中解暑。(图取自法新社)

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气象专家岑智明近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此次欧洲热浪的罪魁祸首是持续了约两个星期的“热穹顶”(Heat Dome)现象。

“热穹顶”是一团深厚的暖空气,在大气对流层中部呈现为一个高压脊。高压脊内是下沉气流,令气温上升;下沉气流亦令云层稀薄甚至变得晴空无云,高压脊亦阻挡外来的云层;地面升温也令水汽蒸发,有利气温进一步攀升。

正成欧洲夏季新常态

气候变化亦引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出现所谓“阻塞”(blocking)形势的机会更高和范围较大,令“热穹顶”现象更加明显。这次欧洲的“热穹顶”现象,正好是一个奥米加阻塞 (Omega blockage)形势。

世界气象组织亦就2025欧洲热浪发文指出,地中海异常高的海水温度也加剧了欧洲陆地上的极端高温。这种持续性的极端高温模式,正成为欧洲夏季的新常态。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科学家尼古拉斯解释,极端高温事件通常与高压系统相关,它们如同“热穹顶”一样,将暖空气困于地表附近,造成持续炎热、晴朗且干燥的天气。今年高温天气发生得较早,这反映出一个更广泛的趋势:随著全球变暖,高温季节提前开始,热浪也更早出现。

英国雷丁大学气象学系专家德奥拉斯表示,地球比过去明显变暖,这增加了“热穹顶”效应形成时出现热浪的可能性。由于气候变化,这类极端高温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英国气象局气候科学家多尔蒂博士表示,虽然还没有进行正式的气候归因研究,但基于此前研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加了此类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7月2日,意大利罗马热浪来袭,一只老虎在罗马动物园“Bioparco”享用冷冻食品。(图取自法新社)
7月2日,意大利罗马热浪来袭,一只老虎在罗马动物园“Bioparco”享用冷冻食品。(图取自法新社)

夜晚同样闷热难熬

欧洲被热浪侵袭,甚至出现了死亡案例。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塔拉戈纳省,一名被留在车内的男孩因中暑而死亡。在意大利,一名57岁的建筑工人在朱利亚诺.迪罗马的一处房屋进行翻修工作时,倒地身亡。医生表示,他的死因可能是酷热。

夜晚同样难熬。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由于多数家庭没有空调或制冷设备,许多居民被迫在阳台、楼梯间或公园里露宿纳凉。一位巴黎居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即使我努力去适应,空气仍然令人难以呼吸。”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数据显示,在欧洲,只有20%左右的家庭安装了空调;在英国和德国,这一数字甚至更低,分别为5%和3%。而美国和日本近90%的家庭都装有空调,中国也有60%的家庭装有空调。

7月5日拍摄的空拍照片显示,一名男子站在受旱灾影响的维斯瓦河岸边。波兰国家气象局称,波兰最长的河流维斯瓦河于7月4日达到历史最低水位,该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干旱。(图取自法新社)
7月5日拍摄的空拍照片显示,一名男子站在受旱灾影响的维斯瓦河岸边。波兰国家气象局称,波兰最长的河流维斯瓦河于7月4日达到历史最低水位,该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干旱。(图取自法新社)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