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5日讯)台湾教育部长郑英耀称,台湾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是好事,但现阶段“不鼓励、甚至是禁止与反对”台湾学生到中国交流。
综合台媒报导,郑英耀周三出席一场活动时说,教育部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因为这有助于拓展视野。站在教育部立场,师生交流是好事,但国际交流不要只想到中国,若要增加国际经验,现阶段可优先考虑欧美、东北亚或东南亚国家,毕竟这些地方不论在风景、人文环境甚至学术上,也都也值得学习之处。
他指出,当前两岸情势紧张,陆委会已发布橙色旅游警示,提醒台湾民众前往中国旅游与交流存在风险,因此现阶段“不鼓励,甚至是禁止与反对”大学及中小学学生到中国交流。
陆委会:参加交流活动恐沦为统战
台湾陆委会周二在面子书发文说,随著暑假将至,中国持续通过多种渠道招揽台湾青年学生参与各类交流活动,例如科研竞赛、网红特训、征文比赛等。陆委会呼吁家长、师长与学生提高警觉,特别是对那些提供全额免费或落地接待等不合常理条件的行程保持警惕,担忧这些看似无害、诱因极高的“机会”,可能成为中国进行统战宣传的工具。
但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批评郑英耀的上述发言已违反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同限制台湾民众的行动自由,并以威吓方式阻止学生赴陆交流,行为明显不当,呼吁郑英耀引咎辞职。
也有学者指出,郑英耀是首位以教育部长身份,明确表态赖清德政府不再鼓励两岸交流的官员。学者认为,若政策出现转向,应提出充分理由与配套措施,不能让师生因为部长一句话,就陷入可能触法或违规的处境。
《联合报》引述一名私立大学高层坦言,“现在两岸交流不知怎么做”,中国邀请台湾学校交流,本就希望留下好印象,但如今凡是中方给予的特别待遇都被怀疑是统战,显示政府已对民众判断力失去信心。
别只想到中国 应多去欧美民主国家
郑英耀周三的一席话引发热议。他周四在高雄参加活动时再度回应此议题,他说,“第一,反对学生跟中国交流这个帽子,我承担不起。”
他说,自己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现在两岸确实比较紧张,陆委会也公布中国是“橙色警戒”,交流及旅游都是人民权利,但以教育部立场,因有“橙色警戒”当然不鼓励交流;若学生、老师因交流有潜在风险,政府观点当然希望他们慎重考虑。
郑英耀强调,学术交流本来都应给予肯定,“但我们也知道欧美先进国家和其他国家,对台湾都没有像现在中国那么不友善”,“基于中国是不民主的国家”,在学术交流部分,应多鼓励青少年、师生多与欧美先进民主国家有更多紧密交流。
陆委会副主委沈有忠周四回应此议题时表示,陆委会的立场是两岸交流依循健康有序原则,而且还有很多国家可以帮台湾学生更国际化与多元化。如果真的要到中国进行双边交流,千万要记得人身安全,或者是做好事前登录,这样也可以确保交流是健康有序。
台湾经济民主连合周三表示,“中华鲲鹏会”长期配合中国对台统战,牵线台湾大学生赴中国参与具政治意图的交流营队,并持续借用国立大学场地进行招生说明,形同在台湾高等教育机构内推动中共统战认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