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周四在原为巴勒斯坦村庄的Al-Lajjun、现为以色列北部城镇米吉多基布兹的附近集会,呼吁让1948年以色列建国战争期间遭驱逐的巴勒斯坦人重返故土。(图取自法新社)

(特拉维夫2日讯)以色列周四庆祝独立日之际,约300名阿拉伯裔以色列人聚集在一处巴勒斯坦村庄的废墟中,纪念1948年以色列建国战争期间他们被迫逃离的“灾难日”(Nakba)。

法新社报导,这些男女老少的示威者高举标语,在废墟中游行,齐声高呼:“你们的独立日,是我们的灾难日。”

他们集会的地点曾是Al-Lajjun村的所在地。这片曾居住著数千名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如今部分已被以色列名为米吉多的基布兹(集体农庄)占据。

今年的纪念活动是在加沙战争的背景下展开。据联合国统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长达18个多月的战斗,已导致加沙地带240万居民几乎全部流离失所。

巴人遭禁止踏足故土

示威者头戴传统黑白格纹头巾,身穿民族服饰,齐唱巴勒斯坦国歌,并分享著失去与坚韧的集体记忆。

82岁的马哈伊内是亲历者之一。1948年,年幼的他随家人逃离了这座村庄。他回忆说:“他们用大炮和机枪袭击了我们的村庄。”

马哈伊内在逃离时自己一度与家人失散,幸得邻居帮助,才在附近的乌姆法赫姆镇(今属以色列境内)与家人重聚。

他告诉法新社记者:“如今,我们甚至不被允许踏足这里。他们(色列人)会问我们,‘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流离失所的记忆在集会中不断回荡。

1948年战争期间,约76万名巴勒斯坦人被迫逃离家园或被驱逐出家园。其中约16万人的后裔,选择留在后来成为以色列的领土上,如今他们约占以色列总人口的20%。

许多阿拉伯裔以色列人至今仍与故土保持著深刻的精神联结。

不放弃回归故里希望

20多年来,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每年都会在以色列独立日当天发起“回归游行”,前往一座已无人居住的巴勒斯坦村庄,以示纪念。

然而,今年主办方称,由于以色列当局施加了更严格的限制,包括限制参与人数、禁止悬挂巴勒斯坦旗等,他们被迫取消了大游行,转而举行小规模示威活动。

另一名来自Al-Lajjun村的流离失所者费萨尔称:“他们甚至试图剥夺我们最朴素的纪念权利:铭记‘灾难日’。”

“我们是这片土地的子民。”马哈伊内坚定地说:“我们绝不会放弃‘回归’的希望。”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