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2018年拍摄、攀登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途中的大本营,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北约140公里处,山峰部分有冰雪覆盖。(法新社档案照)

(加德满都21日讯)亚洲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降雪量已降至23年来的最低点,科学家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这威胁著近20亿依赖融雪获取水源的人口。

法新社报导,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从阿富汗延伸至缅甸,是除北极与南极外,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冰雪储量,是约20亿人淡水的重要来源。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表示,研究人员发现“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季节性降雪出现显著下降,积雪持续时间(即积雪在地面上停留的时间)比正常水平低了23.6%,为23年来最低”。

该中心在其最新降雪报告中称:“这一趋势已连续第3年出现,威胁著近20亿人的用水安全。”

该研究还警告,可能出现“河流流量降低、地下水依赖加剧以及干旱风险上升”。

报告主要作者谢尔告诉法新社:“今年的降雪直到1月下旬才开始,整个冬季平均降雪量依然偏低。”

该地区的多个国家已经发布干旱警告,民众的农作物收成与用水安全正面临风险,尤其是在温度更高、热浪变得更长、更频繁的情况下。

ICIMOD是跨政府组织,成员包括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与巴基斯坦。

该组织呼吁依赖该地区内12条主要河流的国家,应发展“更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强化干旱应对准备、改善预警系统,并加强区域合作”。

报告指出,澜沧江(湄公河)和怒江(萨尔温江)这两条东南亚最长河流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提供水源,已失去了约一半的积雪。

ICIMOD总干事白玛嘉措呼吁从政策上做出改变,以长期应对积雪量偏低的问题。白玛嘉措说:“碳排放已经让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走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雪况异常将不断重现。”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上个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亚洲是受气候相关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而过去6年中,有5年经历了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纪录。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