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3日讯)《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贸易战上互不让步,全球两大经济体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全面经济断裂,而且目前缺乏引导美中回归正轨的沟通管道,加剧双方爆发实际战争的可能性,恐怕让台湾遭受池鱼之殃。
台湾《联合报》引述该报导,多位分析人士与接近中国高层的消息人士指出,虽然表面上市场是因关税混乱而恐慌,实际更深层的隐忧在于:特朗普行动反复无常,加上自一月以来中美几乎没有具实质意义的秘密沟通管道,双边关系几乎无从修补。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指出,“外界普遍关注关税,但实际上已经超越关税层面的问题,恶化到经济脱钩的程度。”
白明表示,北京原本认为只要有机会与特朗普坐下来谈、稳定双边关系,可以对加征关税和其他措施保持容忍,“但是现在这种可能性已经彻底消失”。
分析:形同失去重要防护机制
美中贸易与投资流动一直是稳定美中紧张关系的关键因素。分析人士警告称,这种经济联系的中断,也就是所谓的“脱钩”,可能会失去一项重要的防护机制,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秩序,并提高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另外,中国官员已暗示,北京准备与美国打持久战,对内展现强硬态度,同时也没忘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高压谈判下收获不多的历史经验。两位知情北京内部讨论的人士透露,中共已经组成高层官员小组,推出一系列预先策划好的措施迎击美国经济攻势。
《华邮》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贸易战拖得越久,报复行动就越可能蔓延到美中在其他领域的对抗,尤其是华府与台湾的关系。
一场‘谁先退谁就输’的博弈
华府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资深研究员孙韵(Yun Sun)描述,目前的情况类似2020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美中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破局之后,双方关系迅速恶化,华府和北京因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侵略行动,以及美国对台支持上陷入激烈冲突。
孙韵提到,“特朗普通常从关税开始试图迫使北京妥协。而当北京拒绝退让时,这种冲突很快就会蔓延到其他领域,因为特朗普相信极限施压的有效性”。她补充,“危险在于,当两位自信的领导人决定进行一场‘谁先退谁就输’的博弈时,冲突升级变得更难以避免,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将取胜”。
而特朗普日前加征中国关税至125%时,扬言切断美中一切会谈,华府智库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研究员文哲凯(Jake Werner)认为,“特朗普基本上愿意和北京达成某种协议,但现在似乎挖坑给自己跳,非要逼到北京屈服才愿意谈的情境,而中国显然不会退让,代表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僵局持续升级”。
事实上,中国官员无论公开或私下都表明有意与美方达成协议。近期曾与中方代表会面的孙韵描述:“他们传达的讯息大致上就是,我们想谈,但我们也准备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