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31日讯)缅甸上周五(3月28日)发生7.7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死亡人数周日增至最少1700人、 3400人受伤及逾300人失踪。邻近震央的第二大城巿曼德勒不少建筑物、寺庙和古迹倒塌,但受限国内情势而救援进度缓慢,在缺乏人手和设备下,不少遇难者仍埋在瓦砾下,媒体称街上昨弥漫尸臭味。专家估计死亡人数上万人,确切人数需时两星期核实。

综合外媒报导,地震造成缅甸严重灾情,不只造成建筑物大量倒塌,也重创机场与各项基础设施,连首都内比都的机场塔台都被震毁。目前通讯仍不稳定,道路、桥梁损毁导致救援进展缓慢,再加上缅甸正陷入内战,整体灾后处境更显严峻。

居民和义工用双手或铲子疯狂翻找瓦砾救人

接近震央的曼德勒更是首当其冲,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周日称,与曼德勒一桥之隔的实皆据悉80%建筑物倒塌损毁,逾600人死亡,当地无人展开拯救工作。

据了解,目前震后官方救援优先处理政府设施与官员宿舍,民间住宅区大多靠社区自己动手清理,曼德勒街头仍弥漫著尸体腐烂的恶臭。

有救援组织透露,曼德勒地震后靠居民和义工用双手或铲子疯狂翻找瓦砾以盼救出亲人,而当地气温高达摄氐41度。“大家都在找亲人,我的同事说医院人满为患,缺乏医疗资源、食物与干净水源,情况真的非常艰难。”

曼德勒当地一栋11层楼高的公寓Sky Villa在地震时倒塌,中国媒体指出,该公寓内居住数百名华人,目前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已抵达现场展开救援。

中国17辆载有帐棚与药品的卡车车队,于30日长途跋涉650公里后抵达曼德勒。而云南救援医疗队于周日清晨5时,在首都内比都一间医院废墟下救出1名被困近40小时的长者。

另外,印度已派出两架C-17运输机,携带野战医院设备与约120名人员,准备在曼德勒设置60床的紧急治疗中心;其他医疗物资则送往最大城市仰光。

除了中国与印度,俄罗斯也送出120名救难人员与医疗团队;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与泰国等国家也纷纷派出人力与物资协助。英国宣布将提供1300万美元援助,支持当地合作组织的救灾行动。

当地政府几乎瘫痪 幸存者没医治遇难者没单位接收

上周六(29日)深夜抵达曼德勒救援的中国公羊救援队称,当地政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灾区几乎没有消毒,救出的幸存者没有医疗支持和后送,遇难者没有相关单位接收。

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表示,震灾造成许多医疗设施损毁,医疗物资短缺严重,像是外伤急救包、血袋、麻醉药、辅具与临时帐篷都难以取得。

而专家担忧,曼德勒灾区现在正处于酷热季节,气温最高可飙升到摄氏40度,高温对救灾行动构成了重大挑战,并增加登革热等传染病扩散风险。

高温阻碍救援 加剧传染病风险

曾参与土耳其强震救援的专家宛嵬表示,高温天气会降低搜救犬的嗅探能力,因为犬只必须透过张嘴喘气来散热,无法专注于嗅觉辨识。此外,搜救犬在高温下的工作时长受限,可能影响救援效率。

与此同时,高温也令传染病的风险日益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登革热、疟疾和霍乱极有可能会成为灾区的主要传染病,其中又数登革热最难防范。登革热普遍透过蚊虫叮咬传播,但许多灾民只能露宿街头,缺乏蚊帐或防蚊设备,疫情恐迅速扩散。

登革热暂时还未有有效疫苗,而部分救援队虽已预防性注射霍乱疫苗,但对登革热的防范相对薄弱,公共卫生形势严峻。红十字会也警告,当地现在急需干净的食水,以防止疾病蔓延。

除了疾病,灾区的环境也带来额外健康风险。专家指出,缅甸震区部分倒塌建筑内含石棉材料,长期吸入恐导致“石棉肺”等慢性疾病。然而,在酷热环境下,救援人员佩戴N95口罩与防护装备变得困难,进一步增加了健康风险。红十字会强调,确保充足的医疗物资与防护设备对于救灾至关重要。

面对这场多重危机,联合国机构已启动“最高紧急状态”应对机制,强调未来30天内须提供紧急医疗救治、防疫控制与基本卫生服务。

蔡秀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