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日讯)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崛起的同时,国内车企之间的恶性竞争却越演越烈,或成中央“反内卷”的头号目标。
综合中国央视新闻和香港《星岛日报》报导,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上周六(29日)在北京一场论坛上,直指当前汽车业“严重内卷、竞争失序”,存在价格战、虚假宣传等乱像,不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远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四方面展开市场整治,包括加强汽车价格监测,推进车企管理改革等,并将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
“内卷”是指某个领域中发生过度竞争,导致互相倾轧、内耗。去年7月,中共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今年3月全国两会,整治“内卷”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9日在北京举办,多家车企的负责人出席。郑备致辞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综合性能持续提升,但直言行业的无序竞争问题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像时有发生。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她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汽车业还面对众多挑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闲置产能退出的机制有待完善;行业严重内卷、竞争失序,增收不增利;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的迭代加快,巩固全产业链优势面临挑战;贸易保护抬头,国际合作仍有不少障碍。
从4方面采取措施
郑备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四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全面推进汽车生产企业的资质集团化管理改革,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出清落后产能。第二,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第三,著力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的硬实力,提升汽车晶片和操作系统的攻坚能力。第四,优化汽车国际贸易、海外投资等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
针对一波又一波的减价战,郑备表示,将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
据统计,今年1至2月,内地共有28款车型减价,平均减价达3万元人民币。专家指价格战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费者,加速汽车普及,但车企乃至整个行业利润都受到严重挤压。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连续3年低于整体工业利润率水平。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在会上表示,中国电动车在技术、产品与产业链,均领先全球大概3至5年。要把握这个窗口期,坚持开放创新,以更高层次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推动更高水准的对外开放,在优势互补和开放合作中出海。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指出,小米已经和多位伙伴达成共识,很快小米汽车的生态产品就会出现在同行的车上,实现共享资源。小米的战略是“人车家”生态战略,愿意开放生态和大家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