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5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提出振兴美国造船业的计划,遭到企业界的反对。零售商于周一警告,针对中国建造船舶的额外费用,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并引发供应链问题。
法新社报导,美国的造船业在中国造船崛起前,就一直处于持续谷底“躺平”状态,长期的衰退使得它在该领域已大幅落后于中国。
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于3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国占据全球商用造船市场超过50%的份额,而美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仅0.1%。美国《华尔街日报》本月报导指出,美国当前的造船产量远低于1970年代的5%。
特朗普承诺要扭转这一趋势,誓言要复兴该产业。
然而,其中一项提案建议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最高达150万美元(约666万令吉)的进港费,引发部分商业团体反对。该提案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期提出的多项措施之一。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本周启动了为期两天的公开听证会,讨论相关行动方案,并调查中国在海运和造船领域的“主导性竞争策略”。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NRF)与零售业领导人协会(RILA)在致USTR官员格里尔的联合信件中称:“进口与出口将因费用上升,或强制使用更昂贵的美国建造、运营的船舶而下降。”
这两个组织认为,虽然造船业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获得小幅增长,但对其他产业及整体经济的成本影响将更为严重。
NRF和RILA与来自30个不同行业的组织联合委托了一项研究,以评估USTR提案的影响,该提案还包括出口限制措施。
他们警告,随著更高的成本传导至经济体系,各行各业的销售和就业可能会下降。
零售商还担忧,为了规避额外费用,航运公司可能会减少对小型港口的使用,导致大型港口负担过重,进一步加剧拥堵和供应链问题。
有企业表达担忧,拟议的费用加上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税,以及对钢铁和铝进口的关税,将对美国零售商带来“异常压力”。
制造业和工会支持征进港费
然而,其他行业组织则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救济”措施表示支持。美国制造业联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主席保罗强调,需要采取“果断行动”来重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他敦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拟议的港口费用收入,用于“增强美国造船能力”及相关计划。参与周一听证会的工会代表也发表了类似观点。
美国国际机械师及航空航天工人协会(IAM)代表布赖恩特表示,迅速实施“救济”措施对于国内造船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则对美方单独针对中国航运业的做法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