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0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是“有可能的”。中国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关键目标。
法新社报导,特朗普在当地时间周三告诉记者,美国2020年已经同意“与中国达成一项很棒的贸易协议”,并且“有可能”达成新协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回应:“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
他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利益。
“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做法。”他补充:“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中国促美勿四处搞胁迫
中国商务部外交部发言人何亚东在另一场记者会上表示,北京“敦促美方不要动辄挥舞‘关税大棒’,把关税作为工具,四处搞胁迫”。
他说:“美方应纠正错误做法,与各国一道,通过平等磋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特朗普的第2个总统任期已经过了一个月,他威胁要对无论是盟友像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还是对手像中国,征收全面关税,并将征税作为降低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主要政策工具。
2月初,他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10%的关税。他又威胁要对所有进口车征收25%的关税,并向药物和半导体征收类似或更高的关税,对美国一些最大的贸易伙伴施压。
特朗普周三还在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告诉记者,他的政府也考虑在未来几个月内对木材征收“也许25%”的关税。
特朗普最初宣布对所有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但在关税生效前的几个小时突然改变态度,原则上允许暂缓一个月,直至3月1日。
此外,他在上周签署了行政命令,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25%的新关税,将于3月12日生效。
往往是美国人支付关税
专家警告,为产品进口美国支付关税的往往是美国人,而不是外国出口商。
中国已对美国关税做出回应,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征收15%的关税,对石油和农业机械及车辆等其他商品征收10%关税。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中国是对美国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在2024年到2954亿美元(约1兆3086亿2200万令吉)。
美国的盟友日本上周表示,已要求美国免除对钢铁和铝出口征收的关税,并强调了其汽车业的重要性。
日本媒体周四报导,日本经济产业部长武藤容治正在安排未来几周访问美国,以进一步推动关税豁免。
根据共同社,武藤预计将在美国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25%关税的政策3月12日生效之前,会见包括新任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内的美国官员。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周三扬言,如果华盛顿对欧盟商品征收关税,欧盟将“坚定而迅速”地做出反应,以保护自身利益。
他又驳斥特朗普关于美欧贸易关系不公平的说法,称其为“双赢伙伴关系的真正定义”。
但谢夫乔维奇也透露欧盟愿意达成协议,例如降低或取消汽车和其他产品关税的可能性。
他说:“如果我们要磋商降低关税,甚至取消关税,比如说工业产品,这将是我们已经准备好要讨论的。”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汽车工业,以及拜耳(Bayer)和巴斯夫(BASF)等化学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