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学家首次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培育出袋鼠胚胎,并取得重大突破,而这种创新方法有望保护濒临灭绝的有袋动物物种。(图取自网络)

(堪培拉6日讯)澳洲科学家透过体外受精(IVF)培育了世界上第一只袋鼠胚胎,他们称这项突破可能有助于拯救其他物种免于灭绝。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研究人员利用东部灰大袋鼠样本,成功地将一个精子细胞注入卵子;但他们表示,要实现活产还需要更多的工作和“技术进步”。

首席研究员甘比尼表示,这项壮举为有袋动物的繁殖提供了重要见解,并可能有助于改善无尾熊、袋獾、北毛鼻袋熊和利德比特负鼠等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澳洲是世界上有袋类哺乳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哺乳类灭绝率也是最高的。自殖民以来,已有38种哺乳动物灭绝。

昆士兰大学的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观察了袋鼠卵子和精子的生长情况,然后使用一种称为胞浆内单一精子注射(ICSI)的方法创造出胚胎。

这项技术已在人类和一些家畜身上使用,并在已死亡的东部灰大袋鼠身上进行了试验。之所以选择该物种,是因为它不濒临灭绝,而且目前数量较多。

科学家表示,尽管有袋动物是澳洲的标志性物种,并在澳洲的生物多样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其组织的研究却有限。

甘比尼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改进收集、培养和保存有袋动物卵子和精子的技术”,并补充称这些方法将在保护“这些独特而珍贵动物的遗传物质”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体外受精(IVF)正在被用作一种手段来保护世界各地的濒危物种。

去年,科学家实现了世界首例犀牛体外受精怀孕,并成功地将实验室培育的犀牛胚胎移植到肯尼亚的一位代母体内。

2018年,体外受精技术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驴子胚胎。

薛佩菱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