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2日讯)随著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催生了无人机驾驶员这一新职业,俗称“飞手”。根据今年1月生效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照。眼下,各地无人机“飞手”培训和考证热度攀昇。
中新社周日报导,在绍兴一个由中国民航局授权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基地和考证点,相关负责人赵逸飞称,该基地今年8月开始招生,现已招收学员30馀名,以20到35岁青年为主。
赵逸飞表示,无人机驾驶员作为一种新职业,2019年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尤其是今年,低空经济越来越受关注,无人机驾驶员也成了不少年轻人心中的理想职业。
“95后”(1995年后出生)李群峰半个多月前开始参与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目前已基本能驾驭无人机。他希望能考取执照,并认为“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向”。
看好未来前景
梳理发现,上海、江苏、河北等地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也吸引不少年轻人报名学习。江苏一名年轻考生受访时表示,他看中了低空经济未来前景:“‘飞手’特别酷,而且能学到新知识、新技能。计划考出证后,从事无人机行业。”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份,中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已达187万5000架,无人机经营性企业超1万4000家,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过22万5000本。据官方测算,目前中国该岗位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面对“飞手”的就业新机遇,各方力量不断加入培训“赛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有4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输送学生数量已成一定规模。产教融合也在加速,比如重庆地区有校企联合培养电力巡检领域的无人机能手。
赵逸飞表示,考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并不简单,学员不仅要会操控无人机,还要学会安装调试设备、规划飞行航线、校对飞行参数等全链路内容。
然而,考证只是涉足低空经济行业的第一步,从业者从新手变为“好手”,才有可能匹配实际岗位需求。从某招聘平台看,北上广深等城市的上百家企业发布了无人机“飞手”岗位需求,薪资待遇较高的均要求“飞手”有3年到5年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