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苏克拉杰热带和传染病医院内,一名医护人员从一名患者身上采集血液样本,进行骨痛热症检测。(图取自法新社)

(加德满都1日讯)尼泊尔正在应对骨痛热症病例的激增问题,一种在这个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地区曾经闻所未闻的可致命疾病。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正在新的区域为携带病毒的蚊子创造繁殖条件,甚至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也不能幸免。

法新社报导,2004年,尼泊尔仅记录了一宗骨痛热症病例。20年后的今天,全国已报告2万8000宗病例。

携带骨痛热症的蚊子曾仅局限于该国平原地区的热带区域,现在已开始在山谷甚至凉爽的山区繁殖,其叮咬的范围已扩大到曾经未知的高海拔地区。

加德满都苏克拉杰热带和传染病医院的一名护士,治疗一名骨痛热症患者。(图取自法新社)
加德满都苏克拉杰热带和传染病医院的一名护士,治疗一名骨痛热症患者。(图取自法新社)

今年,尼泊尔已有超过2万8000人感染骨痛热症,其中12人死亡。珠峰大本营索卢昆布县也报告了18宗病例。

医生说,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进行了检测。

索卢昆布县卫生局长蒂瓦里称:“这里根本不应该出现骨痛热症。”

该县海拔约2500公尺。他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没有旅行史的人也检测出了骨痛热症阳性。”

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骨痛热症会引发剧烈的病毒性发热,导致内出血或口鼻出血。

环境改变利黑斑蚊繁衍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传染病医院医生巴哈杜尔潘说:“不幸的是,骨痛热症在地理上正在扩张。以前,它只出现在某个地区,但现在正向上蔓延到山区,甚至到达喜马拉雅山麓。”海拔约1400公尺的加德满都,已发现超过4000宗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0月时表示,自2021年以来,全球报告的骨痛热症病例数量每年大约翻了一番,仅今年前8个月,就报告了超过1230万宗病例,其中包括逾7900宗死亡。

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导致的温度和降雨模式变化,为传播骨痛热症的黑斑蚊(伊蚊)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意味著它可以在更高的海拔地区生存和繁殖。

苏克拉杰热带和传染病医院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测骨痛热症患者的血液样本。(图取自法新社)
苏克拉杰热带和传染病医院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测骨痛热症患者的血液样本。(图取自法新社)

专门研究人畜共患疾病的病毒学家吉亚瓦利说,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性增加,也是骨痛热症激增的原因。随著新地区的城市化,会形成微气候,内部温度会变暖,湿度也会增加,这为蚊子的繁殖和生存创造了有利环境。

这是尼泊尔连续第3年出现骨痛热症疫情,打破了疫情每2年至3年发生一次的周期性模式。

根据尼泊尔政府数据,该国最严重的骨痛热症疫情发生在2022年,造成88人死亡,近5万5000人感染。去年则有20人死亡,超过5万人感染。

朱冠华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