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26日讯)台湾彰滨秀传医院药学部副组长洪正宪近日指出,一名74岁妇女因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膏,最终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一度必须接受透析治疗。他提醒,即使是外用药物,若长期过量使用,仍可能带来严重副作用。
据洪正宪于面子书专页的分享,该名妇人持续六周出现呼吸困难及下肢水肿,检查结果显示尿蛋白十分高、血中白蛋白过低仅17 g/L,同时伴随肌酸酐升高(169 μmol/L),符合肾病症候群的典型表现。
虽然初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并以抗生素与利尿剂进行治疗,惟肾功能持续恶化,3天后不得不转送至大型医院进一步求诊。
进一步检测显示老妇患有肾间质肾炎,但肾小球功能却维持正常,病程特征与典型病因并不吻合。
由于肾病症候群合并肾间质肾炎临床上常与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相关,医疗团队进一步追查药物使用史,但老妇表明未曾口服任何止痛药。
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停止老妇所有药物,惟病情仍持续恶化,甚至需要洗肾。
直到有天,护士发现她竟然偷偷在用一款止痛药膏(piroxicam gel),才终于找出元凶。
经查,老妇在六周内使用三支60克药膏,每日涂抹超过两次,且涂抹范围广泛,导致药效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对肾脏造成损害。
所幸停用药膏后,其肾功能逐渐恢复,尿蛋白与水肿症状于3周内显著改善,透析治疗亦得以中止,肾功能几乎回到了正常的状况。
洪正宪强调,外用药物并非绝对安全,尤其是NSAIDs类药物,即便透过皮肤吸收,长期累积仍可能造成肾脏伤害。他提醒,年长者及肾功能不佳的患者应特别谨慎,避免频繁或过量使用,以防止潜在肾脏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