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75岁阿姨爱掏耳朵多年后查出癌症》的新闻在中国冲上热搜,不少网民惊呼:“没想到一个平常的小习惯,竟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中国《极目新闻》报导,昨日,武汉专家提醒,耳朵掏得越干净越好、越健康,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如果频繁掏耳朵,还可能会破坏外耳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导致真菌感染。

75岁的李阿姨因听力下降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她的左耳道已经裂开,缝隙达到3.5cm×2cm,表皮溃烂甚至露出了软骨。究其原因,是李阿姨持续了16年的一个坏习惯——掏耳朵。其实,李阿姨的耳朵初期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平时没事就喜欢掏耳朵,越挖越痒,导致分泌物增多,使得掏耳朵变得更加频繁。长期的这个行为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肤渗出,恶性循环下,耳道里出现了肿物。经检查,李阿姨为外耳道鳞癌,已经殃及腮腺和颈部淋巴结,最终只能切除左耳。

“掏耳朵竟会掏出癌症?”这一新闻迅速冲上热搜,并引发不少人对于这一习惯的关注。

中国《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江城多家医院了解到,从近几年的接诊情况来看,虽然因掏耳朵导致癌变的案例比较少见,但因掏耳朵导致健康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

反复挖耳会减弱耵聍保护作用

根据报导,家住青山的张先生平日里就喜欢掏耳朵,2月中下旬,他因为工作去山东出差,晚上洗完澡后感觉耳朵里进了点水,但由于没带棉棒,他并未去掏耳朵,直接睡觉了。隔了一天后,他感觉耳朵有点胀痛,于是去买来棉棒掏了下耳朵,带出了点分泌物,但由于平时掏耳朵的时候也会有分泌物,张先生并未在意。没想到回武汉后,他总感觉耳朵瘙痒难忍,且有耳鸣症状,用棉签掏后仍发现有黄色的分泌物,这才赶紧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医。

经过耳内镜检查,医生发现张先生两只耳朵的外耳道内都长有一层“痂”,痂皮上面还长满了毛,且痂皮在耳道里像密不透风的盖子,附著在耳膜表面。“这是典型的外耳道真菌感染。”该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罗轶介绍,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也俗称为长在耳朵里的“脚气”。经详细问询,罗轶判断,张先生主要是由于平时长期用不干净的挖耳勺、棉棒等物品挖耳,破坏了外耳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再加上出差洗澡时耳朵里进了水,使耳朵变成了天然的真菌“培养皿”,从而导致了真菌感染。

罗轶表示,正常人的耳道皮肤非常“娇贵”,如果耳内进水,并且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便会滋生真菌。反复地挖耳或采耳,会使外耳道正常的耵聍保护作用减弱,耵聍腺的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外耳道的正常防御功能被破坏。如果处理不慎,可能使附在掏耳工具表面的真菌进入耳中,导致真菌感染。

罗轶提醒,如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耳鸣、耳内胀痛、耳痒、头晕等不适症状,甚至出现耳道渗血、渗液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专科,在医生的协助下尽快进行对症治疗。经常加班熬夜、应酬吸烟酗酒、游泳或是耳道经常进水、喜欢采耳、长期佩戴耳塞式耳机或者助听器等都会增加感染风险,加剧分泌物的集聚。治疗期间,如果不注意上述问题,会导致外耳道真菌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如何预防外耳道真菌感染?罗轶建议,应改掉经常采耳的习惯,尽量不要去不正规的采耳店采耳;不要用别人用过的挖耳勺;有耳道瘙痒的人尽量不要用同一个挖耳勺采自己的两个耳朵;平时避免用硬物挖耳、采耳;避免耳道进水,如进水应立即清理,保持耳道清洁干燥。耳朵如有不适,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蔡美燕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