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中风像无形杀手带来严重的危害,当发现有人中风,当务之急是在第一时间尽速送急诊??无论是大中风、症状轻微的小中风,或症状在几分钟内就解除的暂时性脑缺血都不例外,应直接交由医生检查研判患者的血管情形,再做后续的妥适处置。

目前全世界唯一证明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是“血栓溶解剂”,但是必须在患者脑中风发生那一刻算起的3小时之内进行施打。一旦已经超过3小时,不仅打通血管的机率会降低,还会增加并发脑出血的危险性。

中风后掌握黄金3小时救命极为重要,但也要小心别被“3小时”误导,以为慢慢准备就医没有关系,只要能赶在3小时的最后1分钟内到达医院就来得及,其实不然。一定要得留一些“作业”时间给急诊的医疗人员,从包括血液检查或是电脑断层扫描等各项需要配合的检查,到完成打入血栓溶解剂的作业程序,大约也要耗费半小时以上。

根据医学文献,中风后第一小时施打栓溶解剂的效果比第二小时为佳,第二小时又比第三小时来得好,因此,一定要谨记“越早就医,效果越好”这个要诀,分秒必争,最重要别作无谓的耽搁。

慎防错误处置法

有中风况发生时,居家第一时间应如何处置?医师表示,首先不要慌张,拨打救护车或自行开车运送患者到达医院之前,要让患者平躺,麻痹的那一侧朝上横卧,避免患者呕吐、呛到而导致吸入性炎。也不可让患者自行或扶著他走动,应留意使患者血压平稳。常见中风后的错误处置情况:

1.一量血压发现中风患者血压偏高,赶紧拿了别人的降血药,让患者服用以降低血压。若患者是缺血性中风,身体的自然反应是升高血压,以供应缺血的脑部,硬是让患者服用药物降低了血压,反而使脑部缺血情况恶化,造成中风的伤害变得更严重。

2.民间流行十宣穴扎针放血方式,许多医师临床观察,常见在十根手指尖放血的病人,对于脑中风的紧急治疗并无帮助,目前也尚未见医学界研究证实,有些病人认为自己中风症状变好是因为曾经放血的缘故,但令人担忧的是,为了放血,可能因为认穴或技术不纯熟,反而耽搁黄金救援时间,延误或错失施打血栓溶解剂的时机。

3.有些病人用不断咳嗽方式来剌激想要打通血路,这也是非常不建议采行的方法。激烈的咳嗽并不能使血栓崩解,万一是脑出血引起中风的病人,用力咳嗽会让血压升高,使出血更严重,适得其反。

4.出现中风病征应紧急就医却不急诊,“死忠”地跑去门诊挂号找自己原本的医师诊察,临时加号在一般门诊等待许久才轮到看诊,结果错过黄金3小时。

病情稳定再进行复健

中风后越早开始复健就会越好?虽然复健也有所谓的“黄金期”,但先要让病人身体情况稳定,减少并发症并预防短期内再度中风,比不断逼著病人过度劳累的复健更重要,否则又一次大中风,做再多复健也都破功,病人的损失会更大。

不少人对于复健的黄金期有迷思,以为早早开始复健,就能有机会恢复到和未发病之前一样。医师指出,其实在中风当下,受损部位与区块大小,就已经决定了会损失那些功能与损失的多寡,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已可大致看出患者未来预后的情况。

复健并非能够让病人已受损的神细胞完全恢复回到原有功能,但是尽可能借由复健及“代偿”训练,设法让中风患者完好未受损的部位发挥更好的作用,取代受损或已丧失的功能,使中风患者所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能拥有较佳的生活品质。

后遗症肢体部分逐渐失能

每个中风病人会产生的后遗症未必相同,主要是看受损的位置区块大小及所损及的功能,有些人可能肢体受到影响,变成偏侧单手单脚的肢体残障、半身瘫痪,有些人会影响到智能、语言(或表达)困难、感觉统合出了问题,或者出现吞咽困难,这些中风后遗症主要是因神经细胞受损,造成能功受损,有些损失的神经细胞不会再长回来,遗留下患者可能终身残存的失能问题。

由于中风后神经能否恢复的速度无法控制,有些必须靠“代偿”训练,某些出血性中风的血块压迫到神经,在血块被吸收或移除后,若被压到的神经细胞尚未死亡,有机会慢慢恢复,但仍有部分因为缺血,使得神经细胞因血液没能供给到而致坏死,这一部分即使压到神经的血块获得清除,也无法再生长回复。家属或患者不必执著于当初是否开刀或一定要对付血块问题。

疼痛也是中风患者常会遇到的后遗症,有些偏瘫的患者会出现“肩手症候群”,类似五十肩般的肩膀疼痛,也可能肩膀半脱位,需要留心摆位或运用肩袖吊带协助。另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视丘痛”,或许外观看来正常,却因为神经受损,脑部一直传出疼痛讯号,必须借助抗神经痛或抗癫痫的药物,加上物理治疗不容易,要先止痛,再等候脑部神经自发性的疼痛抑止逐渐调整适应,最后即使讯仍在,但是,疼痛感受也会逐渐减少。

恢复与复健早晚无影响

家人中风了,家属与患者焦虑,因此,医师与家属的沟通很重要,尤其刚中风的病人身体仍虚弱,体力还很差,不必急著逼患者展开或过度的复健训练,应待内科治疗稳定、中风危险因子获得控制、血压与血糖等恢复稳定、呼吸能自主时,才是适合开始积极复健的第一步。

在内科治疗时,仍可配合尝试进行被动式的病床边复健,如活动度维持、摆位及低强度肌力训练等,但需随时注意生命迹象的稳定性。

当患者仍需使用氧气、戴氧气罩才能活下去时,应该以呼吸照顾及呼吸(肺功能)训练为优先考量。一般在安排复健疗程的原则时,是以患者的气切管、鼻胃管与尿管等三管的拔除为首要目标,并且会逐步安排训练计划,这也是积极复健的一环,切勿以为去治疗室复健才叫复健。

所谓的“复健黄金期”,主要是指神经可能自发性恢复的黄金期,大约是中风之后3个月内。当然以第一个月的恢复最快,可延伸到3个月左右,到6个月时则已到达瓶颈,在这一段复原黄金期的复健,主要是预防或治疗并发症,例如尽量要留意避免发生呼吸道、泌尿系统或因躺太久造成关节挛缩的并发症,以免阻碍日后患者的训练及学习。在语言功能恢复方面,复原的时间可能拉长到1年后,不局限于3个月的黄金期。根据文献研究统计发现,两组中风患者,其中一组完全在中风约1个月之后才开始复健,另一组则稍稍稳定就马上开始复健,结果半年之后,两组患者恢复的程度都差不多,显示最终预后,不会因为很早或稍晚做复健而有所影响。

复健治疗过程

当患者在中内急性期的治疗过后,在住院中积极的复健治疗,包括心理、语言(含吞咽)、职能(手部功能、协调性等)与手原治疗(偏重下肢、躯干或移动训练)等4个治潦部分,医师会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同步或各自在不同阶段展开复健训练,其中风后易有忧郁症产生,心理治疗是需要面对的第一关。

有些中风患者因为伤及脑的前叶,在个性与行为能力上会有所改变甚至脱序,透过不断重复进行执行能力的训练,有机会训练出一个新的行为模式,但有些患者则伤及颞叶,影响到记忆能力,在训练上变得更为困难,患者学了就忘,易导致失智。

待医院的疗程结束,进入复健门诊与居家治疗阶段,患者仍需持续相关的复健治疗,最终目标是要让患者能够维持最佳状况,并再次回归家庭与社会。门诊与居家复健可以著重下列的训练。

◎肢体训练:站立、走路或踩阶梯等训练,家中若有适合的环境,例如有栏杆或窗台可供扶立,也可以在家自行训练。

◎手部动作:买或制作一套类似职能训师常用的训练小物在家自己“玩”,包括捡物品、看东西、捏黏土等,利用家中随手可得的物品来练习。

◎语言训练:失语者可在家练习朗诵或唱歌等,多少都有帮助。

◎进阶生活照顾训练:更进阶训练如出入门、购物、算钱、使用电话、电器等,是回归家庭、社会,甚至职场很重要的一部份。

中风可针灸按摩急救

中医看中风,可分为“中脏腑”与“中经络”两大类。陈旺全说,在中脏腑方面又可分为“闭症”与“脱症”,两者皆会侵袭影响脏腑。

若是“闭症”,患者可能突然倒下不省人事,呼吸不畅、脸潮红、手握紧,无法语言,有痰梗情况且大、大便不通,急救时,可立即按压刺激鼻下的人中穴、头顶的百会穴、手部的营宫穴与脚部的太冲穴,使患者苏醒。

若是脱症,患者可能突然昏倒,眼睛合著但嘴巴张开,会打鼾,双手无力、四肢冰冷,会不自觉的尿出来,应针灸位于肚脐的神阙穴与脐下3寸的关元穴,使患者苏醒。

在中经络方面,则患者可能半不遂、皮肤麻、手指麻木、口眼歪斜、说话不顺、头痛、眩晕、烦燥不安、肌肉抽搐,这时必须疏经活络调和,使气血顺畅;针对肢体障碍,可针灸曲池、合谷与肩井、肩?等穴位,脚部则可针灸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与昆仑等穴位,使手脚灵活,恢复较慢的手部。

针灸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针对患者中风后各种不同症状,会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若是中风高危群,平日也可多按摩刺激这些穴位,以提升对身体的保护作用。可多按摩“足阳明经”的穴位,能促进气血循环顺畅,预防中风发生。常用相关穴位如下:

1.且部穴位:

◎眼中风:睛明、球后、攒竹。

◎口歪斜、水沟(即人中,急救时适用)、承浆、地仓。

◎耳中风:耳三针、翳风、听宫、听会。

2.头部穴位:

◎主要穴位、百会、神庭。

◎语言失能:四神聪。

◎反应不顺:神三针。

◎头部僵硬:风池、大椎。

3.其他穴位:

◎情绪不佳;内关。

◎睡眠不好:神明。

◎使通便正常:支沟穴。

◎上背脊:肺俞、肝俞。

◎腰痛:腰三针、肾俞、命门。

◎脚痛、半身不遂:环跳、阳陵泉、委中。

◎避免肌肉萎缩:阳陵泉。

◎脚血液循环不佳:足三里。

◎脚麻:足临穴。

◎手部不适、血液循环不佳:曲池、合谷。

◎手麻:少商。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