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社工透露,最容易让人萌生轻生念头的时间是介于晚上11时至凌晨4时,因这段时段是意志力最薄弱及最难找到人倾诉的时间。(摄影:刘维杰)

(新山9日讯) 国内年轻人自杀有增加的趋势,随著社会形态的转变及网络科技的发达,社交媒体的各种资讯及网民言论,随时可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辅导员及社工提醒民众在网络世界谨慎留言,切勿让自以为是的言论让自己沦为间接的“刽子手”。

边缘青少年工作者张景文指出,一个人要下决心轻生其实不容易,也需要勇气。民众若在社媒上遇到类似的求助帖文,请给予更多的关怀及鼓励,而不是一昧的冷嘲热讽,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人间还是有爱的。

他举例,过去曾发生过一些有轻生念头者在一些特定的社交群组贴文询问是否应该轻生的意见,留言中当然也有劝阻,但遗憾的是更多是辱骂及幸灾乐祸。

“这些辱骂包括‘快点去死吧,免得浪费你父母的钱带你去看心理医生’、‘你在哪里自杀,我去那边开香槟庆祝’之类,殊不知一句话,足已推萌生轻生念头者一把。”

马来西亚心灵扶助协会主席张婵清也说,根据过去的经验,当事人会发帖,就显示已萌生轻生念头,这是对外求助的讯息,他们此刻内心正在挣扎,一句玩笑或一句关怀的安慰,都会影响当事人。

他提醒,若有人在社媒上发布类似的贴文,民众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开玩笑,或以为当事人会发贴文,就表示不会这么做。

受访社工建议,透过让萌生轻生念头者参与及实践社会服务,找回活下去的意义及价值。(受访者提供照片)
受访社工建议,透过让萌生轻生念头者参与及实践社会服务,找回活下去的意义及价值。(受访者提供照片)

“我甚至有看过有网民在类似的贴文下与其他网民打赌当事人是否会自杀,其实这么做是不恰当的。”

她坦言,让她感到担忧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青少年有自残的行为,虽然与自杀不同,但也不能轻视。

“不要以为这是一种要引人注意的行为,实际上这是当事人内心痛苦下所做的一种宣泄,倘若没有得到帮助,情况会更糟。”

世界卫生组织将9月10日订为“世界预防自杀日”,帮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国内虽没有官方数据可考,但受访社工透露,国内自杀者年龄层确实出现年轻化现象,萌起轻生念头涵盖社会竞争压力、家庭因素、社媒的推波助澜、生命教育及情绪疾病等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因自杀而死亡,即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死亡。当中有55%的自杀者年龄介于15岁至44岁,另有45%自杀者则是45岁或以上。该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自杀率将进一步提高至每20秒就有一人自杀。

为了预防自杀和降低自杀率,自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协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预防自杀行为。

张景文以本身接触的个案为例提醒,帮助有轻生念头者,除了关怀、陪伴以及辅导,也要让他们了解自己活著的意义及价值。

“一般上,我会带他们和我一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帮助其他弱势群体,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他相信,透过服务社会的实践,胜过千言万语的辅导,至少让这些有轻生念头者了解到活下去的意义及价值。

他强调,这并非表示不需要辅导,只是要当事人走出来,仍需一段时间,但在各种方式相辅相成下,往往比单一的辅导来得更事半功倍。

边缘青少年工作者张景文。
边缘青少年工作者张景文。

难找倾诉对象 凌晨是轻生高峰时段

张景文指出,轻生的高峰时段是晚上11时至凌晨4时,这个时候是人们意志最薄弱,也是最难找到对象倾诉的时段。

他分享本身所接触过的个案,发现有超过一半有轻生念头的求助者患有包括忧郁症等情绪疾病。

“情绪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及行为,更让人担忧的是,我国患有情绪疾病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他进一步分析,现代人萌起轻生念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涵盖社会竞争压力、家庭因素、社媒的推波助澜、生命教育及情绪疾病等影响。

他说,随著社会竞争越大,现代人的压力也就越大,即使好不容易脱颖而出有一些成绩,也绝不会允许自己退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压力的环境。

“这不仅发生在社会,在校园也是如此,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很在意比较。如今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业和课外活动成绩,却忽略了生命教育的重要,一般上学校更倾向于举办包括性教育、考试技巧、激励及领袖培训等讲座,却鲜少举办生命教育宣导活动。”

在家庭方面,张景文坦言,如今大部分家长观念上还是遵循过去的一样,只重视如何给予孩子物质上的享受及为孩子的前途著想,却忽略去关心孩子内心的感受。

“当孩子企图向家长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时,很多家长总是拿其他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更有甚者会以‘哥哥姐姐都可以做到,为何你就不能做到’来教训孩子,殊不知这是孩子向父母求助的信号。”

他透露,当孩子出现情绪疾病的症状时,也有家长选择逃避或是不愿面对,当孩子的病情恶化到萌生轻生念头时,才向辅导中心求助。

他劝请家长要多加留意孩子的生活习惯,任何轻生者一定会出现征兆,有可能是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举动。

“一旦真的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不要逃避,应该去帮助孩子或者让孩子接受辅导。”

马来西亚心灵扶助协会会长张婵清。
马来西亚心灵扶助协会会长张婵清。

身边人关怀陪伴最重要

“很多学校都有心理辅导老师,但学生即使有事情,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协助,这时候身边人的关怀、陪伴与鼓励才是最重要的。”

张婵清分享自己的经验之谈,指现在的青少年因长期接触手机,即使是平常也不太擅长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何况是在萌生轻生念头的情况下,更不知要如何表达出内心的痛苦。

她认为,这时候循循善诱的劝告,还不如无声的陪伴更有效,也尽量不要约一大群人一起外出陪伴,因为这只会让当事人为强颜欢笑而表现的更压抑。

“你会发现,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肢体接触,都比透过电话或者智能手机通讯应用程式安慰来的更有效。”

【心灵扶助协会心理辅导】

援助热线:03-79568145/8144
电邮:sam@befrienders.org.my
其他州属分会详情可浏览:https://www.befrienders.org.my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