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思想开通的他在最近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那就是为自己的家族制作访谈纪录片。

照片和影片最大的好处是能锁住瞬间,让回忆流传。深谙这道理的陈建生,去年年中找来一家制作公司,为陈氏家族拍摄访谈纪录片。

他回忆说:“去年初,在广州偶然观看一个电视有奖节目。里头谈到奖金用途时,一位年轻参赛者坦言将用那一笔钱给母亲拍摄结婚纪念专辑。正因为他这句话启发了我的灵感。于是在回国后,我决定为年事已高的母亲,拍摄一个家族影片。”

每年初二 择地聚会

陈建生表示,为家人制作访谈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影片比照片动态,也可以保存很久。届时,后代子孙可透过影片中人物的谈话内容,了解上一代人的生活理念,知道自己的根。

“一开始的时候,家人并不明白家族影片主要拍些什么。我向姐姐们和弟弟们讲解后,他们都点头答应。制作团队跟拍3至4个月期间,即使家里人各有各忙,都尽力配合拍摄。”

陈建生有5位姐姐和2位弟弟。每个人有各自的家庭,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如二弟居住在安顺、三姐居住在万津等等。为了方便摄制队捕捉家人的画面,平日常办家庭聚会的他,在拍摄期间多次召集姐弟们齐聚一堂,畅谈往事。

如今,影片已制作完成,大人小孩都很期待,还一直追问何时要一起观看。所以,他打算在今年年初二聚会时,播放这家族影片给大伙儿观看呢!

“每年年初二聚会时,姐弟们都会携家带眷出席。就算不能留下来过夜,他们也会一起吃晚饭或宵夜,畅谈到临晨才各自回家。”他说。

自2007年起,年初二聚会已成为陈家姐弟们的“传统”。每年年初二,他们会选择一个地点聚会过夜,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一般不会选太远的地方。一来不用长途跋涉,二来减少长时间开车和乘车的压力。所以,新年聚会的地点选择往往是在巴生谷一带的度假村。”

拍片意外收获 心底话大告白

制作家族访谈纪录片,让陈建生获得意外收获。那就是有机会知道姐姐们与弟弟们隐藏在心里的话,以及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表示,每次聚会都是一大群人,大伙儿聊的大部分是开心的事,话题往往很少触及个人的感受。但是透过个别的访谈,让大家能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也让旁观者有机会了解其他家人的心事和往事。“我们3兄弟与大姐、二姐及三姐的年龄相差甚远,对姐姐们的童年往事不甚了解。但是透过影片访谈,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姐姐们对家里的付出,以及家人当时的辛苦。”看来,家族访谈纪录片不但让他们这家人留住了回忆,也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看见“家的影响力”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让陈建生打算以后再来一个大制作,那就是号召自己的堂兄弟姐妹齐聚一堂,拍摄一个关于陈氏家族的访谈纪录片。

人们往往只有在喜宴上或祭日上,才有机会和远房亲戚相见。如果没有人愿意维系家族的感情,那么很可能后代子孙们对亲戚的印象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有一天同走在一条路上也不一定会认出对方。为让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人懂得家族的根源,陈建生打算与堂兄弟一起号召陈氏家族约300人,参与陈氏家族访谈记录片的制作。

陈建生感性地说:“每当家庭聚会上,我看到的是‘家的影响力’。举例来说,举办婚宴或大型家庭聚会,能陪你从头到尾的,通常都是你的家人。他们帮你搞热气氛,帮你打点一切,让你能安心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主动召集家庭聚会 联系下一代

陈建生的姐弟们没有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关系非常融洽。问他个中奥秘?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家庭聚会”。

他解说,家庭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召集所有家人聚在同一个地方,大家一起玩、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做同一件事,好不热闹。另外,他的一些外甥已结婚生子,所以每次聚会都会出现四代同堂的画面,其乐融融。

一般来说,年龄差距往往是造成两代人产生代沟的原因。但是,陈建生与外甥子女们相处,不存在代沟问题。除了是因为思想比较开通之外,擅长使用网络通讯媒介的他,也和年轻人一样爱用即时通互聊,时刻与外甥子女们及小一辈们保持联系。

“虽然家族里有超过20人都有在使用微信(WeChat)群聊组。大家闲来无事总会在聊天室里东聊西聊,或透过微信群聊组发布下次聚会的细节。然而虚拟世界的群聊,始终不比真实世界的聚会来得更有凝聚力。”他说。

没有压力 轻松聚会

虽说家是永远的避风港,但如今时代变迁,现代人对“家”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对此,陈建生有感而发地说:“陈家姐弟们已开支散叶至第四代,大家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多亏我们8个姐弟们一直不断努力地维系家人间的感情。除了新年聚会,我们每年也会趁著不同的节日(如妈妈的生日)召开家庭聚餐。”

身为长辈更要主动召开家庭聚会,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姐姐或弟弟举办家庭聚会,陈建生一定会带孩子们前往参与。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趁著这个机会,与同辈的表/堂兄弟姐妹们联系感情。他深信日久有成,下一代人的感情才能一直维持下去。如果疏于联系,日子久了,以后在路上碰见自己的亲戚,也可能会相见不相识。

谈到家庭聚会要如何办得成功?他分享道:“最重要的是,不要让来参与家庭聚会的人感到有压力!”

他续说:“在家庭聚会上不要限制孩子们不能玩这、不能玩那,太过拘谨和严肃会破坏欢乐的气氛。孩子们喜欢玩平板电脑或智慧型手机就让他们玩吧!父母千万不要当场严厉斥责,反而应该让孩子们亲自去体会和领悟,我相信时机到了,他们自然而然会放下手上的科技产品,主动参与社交圈子。”

陈建生表示,家庭聚会要办得成功,家人间不能谈到利益和埋怨的话题,勿让聚会变成吐苦水大会。

“想要融入小一辈们的圈子,长辈们要放下身段,不要老是摆架子。陪小一辈们一起唱歌、一起玩乐。对待小一辈们的态度要宽容,不要在聚会上责备和批评。努力制造一个和乐的氛围,小一辈们自然会感受得到。如果他们觉得这次的家庭聚会玩得很开心,自然会期待下一次的聚会。”他说。

家族聚会 变成传统

陈建生坦言,小一辈们还年轻,有些人正处于事业冲刺期,时间和经济方面也不许可,所以目前的家庭聚会主要是由陈家的8位姐弟们在召集。但他坚信习惯成自然,有上一代人主动维系这样的“传统”,等小一辈们有能力了,届时就让他们来带动家族的聚会吧!

同甘共苦 拉拔长大

除夕,寓意合家团圆。回忆起往年的除夕,陈建生说:“对我们兄弟姐妹来说,过年的体会蛮深刻。以前家里的生活比较辛苦。要吃好料,往往要留到过年才舍得吃,比如一块肉干就要分成好几份。不像现在物资充足,想要吃什么,只要有钱就能吃,不用等到过年。”

但也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教会了他们8个姐弟懂得分享。所以每当哪个姐姐或弟弟的家里举办聚餐,有好吃的食物,他们一定会跟其他家人一起分享。“每年的除夕,远在安顺的弟弟及住在巴生的弟弟都会回来一起吃团圆饭。晚餐时间,住附近的姐姐们也会过来一起吃晚餐或宵夜,和妈妈一起过除夕。”他说。

问陈建生与姐弟们的感情何以能够那么深厚?他回忆道:“我们从小在万津长大。父亲在旧巴生路的板厂上班,每逢周末才会回家。母亲早上从橡胶园回家后,下午就会到住家附近的咖啡园采咖啡豆,赚取外快。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姐弟们都会自动自发地跟随妈妈到咖啡园采咖啡豆。一直到我上小学3年级,家里制作面条的生意上了轨道,需要更多人手。每当放学后,我们8个姐弟们都会忙著制面条。”

他接著说:“在这样分工合作的环境下成长,培养了我们姐弟们有苦一起挨的责任感。看见父母辛苦,更会主动帮忙,减轻父母的负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长大成家后,有了各自的家庭,感情依然深厚的最大原因。”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