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23日坡讯)由亚洲电影大奖学院(AFAA)主办,Golden Screen Cinemas (GSC) 及 GSC Movies (GSCM) 协办,并获香港文创产业发展处(CCIDA)、香港电影发展基金及香港驻雅加达经贸办事处支持的“香港电影巡礼—吉隆坡站”已于9月20日正式揭幕。影帝郭富城、《无名指》导演孔令政、《拚命三郎》动作指导陈俊峰、《香港四径大步走》导演Robin Lee,以及《触电》原创故事、策划、演员、动作指导罗浩铭,也莅临拉曼理工大学举办三场深度讲座,主题涵盖《纪录×剧情:叙事的艺术》、《从动作塑成对白》及《光影艺途》。郭富城分享从舞台到大银幕的35年心路历程与对香港电影工业、观众的寄语;Robin Lee与孔令政则交流创作理念与叙事手法;陈俊峰与罗浩铭更透过自身经验,讲述香港动作电影的幕后心血与时代革新,与学子最直接的面对面交流。

支持新导演上位持续推动更多年轻导演被看见

影帝郭富城带著《无名指》及《麦路人》两部作品,首次在大马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他出场时现场尖叫声不断,气氛宛若粉丝见面会。他与主持人畅谈35年的演艺经历,他回忆从舞蹈员被发掘进入TVB艺员训练班时,自己对于演戏并没抱很大期望:“我在训练班的成绩拿到最高分,但我的外型是‘输蚀’的,其他比赛选拔出来的男艺员又高大又靓仔,一出来就被监制看中做要角,我就从三、四线角色做起,我是没有所谓的,因为还年轻,需要一些经历,一步一步去成长是好事。”

当年凭摩托车广告意外走红台湾的他,开启了他的歌手之路,他坦承当年国语(华语)都听不懂,就在台湾发专辑,接著再凭《对你爱不完》一炮而红。90年代他一年发三张唱片,每日奔波于舞台、宣传,那十年他确实快速成长,但也陷入疲惫:“少了一些刺激点。”

后来他决定将重心转向电影,在拍摄陈木胜的《三岔口》更夺下《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后来再凭《父子》、《踏雪寻梅》等电影不断突破自己。他特别感激合作过张叔平和谭家明导演,前者让他学会放下偶像包袱、在造型上令我开窍、彻底放开进入角色;谭家明则令他知道,用镜头去呈现角色处境:“我遇过一位教舞台剧的导师,他数拍子、我们读对白,然后他的节奏会越来越快,这个训练是考验我们背对白的熟悉度,令我们在片场无论任何状况、节奏都能讲好对白!”郭富城强调:“不是要背熟,而是滚瓜烂熟!”

他称在拍《踏雪寻梅》时,金燕玲很惊讶他在围读时已不需要剧本,郭富城讲:“她惊讶我不止不需要剧本,我还记得自己和对手所有的对白!所以当你准备充足,去到现场已经不是再去想对白,而是专注角色的处境、状态和对手的互动。”

现场有一位观众向郭富城讨教“演员入行秘诀”,郭富城指除了找管道学习演技之外,亦分享“要成为优秀的歌手或演员,首先要学会‘虐待自己’。”他坦承开演唱会时,为保持最佳状态,常常在半夜一、两点仍坚持训练、严格节制饮食;同样地,演戏也需要把角色的情绪与身体状态带入生活,拍完戏后也不轻易将角色从身体里抽离,他拍《杀人犯》一角时,为揣摩罪犯的心态更特意请教香港重案组警司,研究罪犯在杀人后心理和生理状态,呈现出那种随时被惊扰的敏感状态,他打趣道:“我不是鼓励你演杀人犯就走去杀人,而是通过严谨的准备与自律,让角色在心理与肢体上成立,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支持新导演上位持续推动更多年轻导演被看见

现场有观众提问现时香港电影工业的竞争力,郭富城直言当今时代短视频盛行,加上疫情关系亦对观众入场欲望有很大影响,电影创作某些时候因市场妥协而失去原味。但是,他谓《九龙城寨之围城》、《破·地狱》在香港票房大收,亦证明好的作品一样能吸引观众入场,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做出好作品。

郭富城感慨,香港电影正处低潮,“电影工业需要团结,要一起去思考,怎样做一部全球都欣赏的好电影。” 而他作为一名演员,会继续支持新导演,“新导演是必须要上位的,过去这些年,他都与不少新锐导演合作,持续推动更多年轻导演被看见。”他强调:“作为演员,我会继续拍好电影,拍好的剧本,首先不要令观众失望,也希望有一天能自己执导。我们只能努力、坚守岗位,才会让香港电影继续发光。”

郭富城感谢大马观众一直以来对香港电影的支持,认为这批华语观众的热情推动力很大。他寄语演艺同业,即使处于低潮时期,亦是一个检讨与突破的契机:“业界要去勇敢检视剧本是否够新鲜、够创新,别让包袱束缚创作。”他在最后也提到:“电影需要传承下去,香港电影人是有才华的,只要时机到,一定能将好作品推向全世界。”

Robin Lee X孔令政《纪录 × 剧情:叙事的艺术》分享创作心得

由《香港四径大步走》导演Robin Lee和《无名指》导演孔令政亦在《纪录X剧情:叙事的艺术》课题上,谈到创作的魅力与挑战。Robin Lee分享拍摄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就是“无法预测结果”:“虽然在筹备阶段时,我们团队心目中已有了叙事框架,但因为一些原本不在计划中的事情、角色,意外会成为叙事的重点。”Robin Lee认为,这正是纪录片的吸引力所在:影片的框架与故事核心始终在,但最终谁会成为承载故事的主角,只能等事件真正发生后才能揭晓。

而作为新导演的孔令政,亦在观众交流环节时,被提问“在大马电影市场不如香港蓬勃的环境下,年轻人若热爱电影,该如何走进行业?”孔令政回应道,当下的文化、族群或语言界限,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已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语言环境中,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加上近年华语电影市场持续扩大,与中国及东南亚的连接也日益紧密,因此创作已不必局限于单一语言或市场。

因此,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经验与情感连接:“只要你的故事能触动人心,无论源自华人文化,还是其他地域的生活经历,都能够在东南亚、甚至美国等市场引起共鸣。”他亦鼓励年轻人勇敢尝试,不要被任何限制所束缚。

陈俊峰 X罗浩铭 《从动作塑成对白》:动作武指以专业精神延续银幕热血

陈俊峰与罗浩铭皆为动作指导,在电影《触电》中,罗浩铭身兼演员、策划、动作指导及原创故事等多个岗位;而陈俊峰则在《拚命三郎》中担任动作指导。陈俊峰表示,成为动作演员的条件,未必一定要从武术学起,但必须“好动”,并具备扎实的身体训练基础。例如他从小练跆拳道,就是很好的磨练。与此同时,他亦解释大众都误解动作指导只负责打斗或爆破,但其实动作指导的负责的范畴远远不仅如此而已:“即便是拿起一把枪都需要经过设计,才能确保画面的张力与演员的安全。”曾担任郑伊健、古天乐、刘德华替身的他笑言,是名副其实的“影后”,他强调“身体语言”是动作演员的灵魂:“我们不仅是帮演员完成动作,更是要与演员的肢体表现保持和谐,‘骗’过观众,让大家相信就是演员本人完成。”

罗浩铭则指出,拍动作戏最难的部分,是在复杂的动作场面中保护演员的安全,他认现时的武术指导被上一辈“拿命拼”的龙虎武师”幸福很多:“过去吊钢丝的方式容易崩断,如今技术和资源大幅进步,工作安全性更高。” 他坦言,做幕后压力很大,因为动作团队必须不断应变,学会随机应变是基本功。另外,谈及做动作演员的危险,陈俊峰直言,大家要记住动作电影是有‘风险’,不是危险:“如果明知有危险还去做就很傻,我们要根据经验,每个高难度动作都要经过多次彩排,并在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下完成,已经做足风险管理、保护措施。”

虽然如此,他也曾在六、七年前的一次拍摄中,从30尺高处坠下,导致脱臼、脚骨折,休养了一年四个月才恢复:“康复后我又再做同样的动作,但我那次做到了,现在才可以坐在这里。”他解释做动作演员,靠的就是肾上腺素的推动,并不是为了让观众看到打得很漂亮,而是要全神贯注去完成那个动作。” 谈到动作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意义,陈俊峰直言动作指导能用身体语言讲故事,而“肢体”正是世界共通的语言,也是香港动作电影能够冲出国际的重要原因。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