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大马印裔导演蒂纳卡兰(Thinakkaaran)在21岁时拥有第一个纹身,后来认识了“House of OMA”的创办人之一蔡康伟后,燃起了自己一直很想实现的念头——拍摄一部关于纹身的纪录片《Inked Narratives: House of OMA》。

导演蒂纳卡兰(Thinakkaaran)分享自己与纹身的故事。
导演蒂纳卡兰(Thinakkaaran)分享自己与纹身的故事。

蒂纳卡兰今午与“House of OMA”创办人之一蔡康伟及三位驻店纹身师周珮俐、罗乐生与王学伟,一同出席纪录片特映媒体会。导演透露,拍摄缘起于与蔡康伟的一场对话:“我在21岁时有了人生第一个纹身,这些年来始终有一个想法——想拍一部关于纹身的纪录片,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直到有一天,康伟帮我纹身,我们边聊边谈到这个构想,没想到他当下就爽快答应了。”他也非常感谢团队在拍摄期间对自己的每一项要求都义无反顾地配合:“纹身师们并不是什么演说家,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想法,非常真实。”

左起为纹身师王学伟、罗乐生、导演蒂纳卡兰(Thinakkaaran)、“House of OMA”创办人蔡康伟及周珮俐。
左起为纹身师王学伟、罗乐生、导演蒂纳卡兰(Thinakkaaran)、“House of OMA”创办人蔡康伟及周珮俐。

“House of OMA”成员的这份支持促成了《Inked Narratives: House of OMA》的诞生。蒂纳卡兰坦言,这部作品只是个开始,未来他希望能以续集形式,继续深入探索纹身文化在大马的发展与多元价值:“我知道这不容易,但如果我不开始,就永远不会有实现的可能。”

“House of OMA”位于住吉隆坡宅区里,创办人想创造一个更完善的艺术空间。
“House of OMA”位于住吉隆坡宅区里,创办人想创造一个更完善的艺术空间。

蒂纳卡兰也透露,这部纪录片历时6个月完成,期间更随片中主角、纹身店“House of OMA”的团队远赴台湾参与国际纹身展览,以镜头记录这场跨越界线的美学交流。他分享,在拍摄过程中随团赴台参展时,对当地民众的开放态度感受特别深刻:“很多观展者身上其实没有纹身,但他们仍抱著欣赏与尊重的心情来支持这项文化。在那里,纹身被视为艺术与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是外表装饰。”

蔡康伟透露现今社会虽然对纹身师的刻板印象没有往年严重,但大家对于纹身仍然有很多负面的观点。
蔡康伟透露现今社会虽然对纹身师的刻板印象没有往年严重,但大家对于纹身仍然有很多负面的观点。

蔡康伟则补充,“House of OMA”虽然成立仅一年,但这不仅仅是一间纹身店,更是一个融合艺术、生活与社群连结的创意空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除了纹身,也有美食、品酒和各式交流活动。这里是艺术家的平台,也是一个让创作自由生长的所在。”

“House of OMA”纹身师们出席媒体特映会。
“House of OMA”纹身师们出席媒体特映会。

在推广纹身艺术的同时,蔡康伟也不讳言仍面对不少社会偏见:“在马来西亚,有纹身的人仍然很容易被标签。像我这样满手纹身的,经常在路障时被拦查,甚至引来他人异样的眼光。但事实上,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我希望社会能够对我们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Inked Narratives: House of OMA》透过人物访谈与纪实影像交织,带观众走进纹身师的内心世界,呈现纹身师们的创作理念、个人故事与对艺术的坚持,也尝试消弭社会对纹身的刻板印象。

庄咏慧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