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线上学习成了新趋势;体育、音乐等领域也顺应这股新趋势,拓展线上课程,让学生不会因为久未学习而生疏。
抗疫期间,许多课外兴趣活动都被迫取消。行动管制下,人们不能到泳池游泳,位于柔佛的游泳学习学院“RNJ Swimming”于是透过网络进行游泳线上理论课程,让民众在家也能学习游泳相关知识,同时保住教练的饭碗。创办人何泳权表示,学院原本就有感在泳池难以好好教导理论知识,计划于年终出版相关书籍。“行管令的实施加速了游泳理论教学计划,从出版书籍改为线上教课,并免费开办水上安全线上讲座。”
他表示,若因受疫情影响而导致游泳教练无法继续授课,那会是件非常可惜的事,而视频教学模式成了管制期间的替代方案。“线上课程吸引的学生大多数为小孩,因此团队选择以动画或视频呈现方式来制作网络课程,让学习体验充满趣味。”学院也为家中建有私人泳池的学生进行线上直播教学。“家长必须陪同上课,而学生本身也需要掌握了基本的游泳技巧,像是自由式、蛙式和仰式。”
何泳权指出,游泳就如其他的艺术活动,可分为理论和实践,“然而我们无法在泳池仔细传授理论和安全知识;线上课程将教导学生有关水上安全意识、规则的重要性,以及结合科学理论,让学生达到有效游泳的技能。”
除了该学院的既有学生,线上课程也吸引了来自槟城、沙巴、新山等地的学生报名参与。“线上游泳教学内容包括水上安全讲座(免费)、自救、结合科学与运动的技术、水上间歇运动(Tabata)。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大家的水中安全意识,掌握理论和陆地学习后再加以实践,就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他透露,线上课程采取经济收费制,同时提供0%分期付款,鼓励学生在这段期间学习理论,复课时才不会生疏。目前已经有60名学生成功在行管期间完成5个等级的游泳理论课。
“线上教学以理论和陆地学习为主,许多人一开始会感到好奇,也有人质疑理论课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正式开课前举办免费线上课程体验,首轮就吸引800人参与,第二回则达到1000人。我们的线上课程4月正式开课,目前有200人,开了18班,反应还不错。”何泳权坦言,受疫情影响,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也面对困难,“部分学生在行管期间没办法上课,这是无可避免的。”
游泳理论课 加强水上安全意识
何泳权一再强调:“懂得游泳,不代表你就100%安全、能够救人。因此与游泳相关的理论知识非常重要,尤其是安全意识。”他续指,国内溺毙案件时有所闻,每每读过相关报导都会感到心痛。“7年前,我家乡曾经发生过8名少年同时溺水身亡的事件。当时,其中一人在水中挣扎,一友人就跳下水营救伙伴,结果一个接著一个跳下去…就这样酿成了悲剧。不久前,瓜拉登嘉楼也出了3名少年在河边溺水的新闻。”
游泳固然有趣,同时是有潜在危险的运动,因此掌握基础的安全意识和理论知识,理应受到被重视。何泳权补充:“其实,水上乐园设有许多不同类别的告示牌,但并不是每个成人都能够看懂,那就更别提小孩了。我呼吁大家好好正视这些基本常识,也希望大家好好教育孩子,以免发生不愉快的意外。”
做好准备 迎接变化
疫情对学院营运造成重大影响,但何泳权表示:“我发现抗疫行管期间,激发我们完成许多以往在线下实体课无法做到的事,尤其是摆脱地域限制,教练们可以教授外州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他们亦能透过网络课程,认识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现象。”
“身为教育者,就需要懂得变通,既然已经知道线下实体课无法照常进行,为何不赶快转型为线上课程?”他继续笑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是新年才会用的祝贺语,现实本来就充满未知数,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迎接任何形式的变化。”
线上音乐课 考验录音器材
同一时期,本地音乐企乐家平台Musicpreneur也努力通过网络推广线上音乐教学。创办人詹雪琳(Serene Cheam)说,音乐教授讲究的是“听”。“在行管期间,大家都会面对网速问题,很多时候老师们会面对无法听清楚学生唱什么、唱得对不对、发位是否正确、音色还原度不高等问题,所以一般会让学生在上课前事先录音。老师也要先听了录音档案,才在课上进行针对性的指点与纠正。”
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高音质录音是必备要素,因此老师和学生双方都需要投资一些器材。詹雪琳解释:“手机的麦克风收音和播音素质较差,若只用手机录音无法录制真正的声音,顶多是似真声。”她分享,线上音乐课程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稳定的网络、麦克风、摄像机、良好的灯光和写字板。“音乐老师因为线上教学,工作量增多了不少,课前准备时间也更长了。”
相较于面对面的音乐课,她认为线上教学少了师生之间的肢体接触。“以往在课堂上,学生若表现得好,老师会拍拍肩膀给予肯定,这些肢体语言能够给孩子很大的鼓励。但是现在只能隔空交流,因此老师需要具备更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进行‘隔空赞美’。”
数码转型,为未来铺路
疫情让许多父母无暇在百忙中照顾孩子的艺术课外活动,音乐老师反馈,行管令期间有将近70%的学生并没有继续进行线上课程。詹雪琳说:“家长一般会优先关注孩子的学术发展,像是音乐课等才艺兴趣班会先放在一边,这是正常现象。但父母若有能力,就不要搁置才艺训练,好让孩子的左右脑得以同步发展,这对孩子的学术表现也有所帮助。”她也分享,平台亦在网络中为一众音乐老师提供免费解说会和培训课程,让他们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独作战的。”
另外,平台在疫情期间也举办了一场线上音乐比赛,除了验收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也让他们抱持良好心态看待比赛,即不为争取奖品和荣耀,而是更踏实地互相学习。
在此期间,她发现许多孩子开始变得自律,自理能力也增强不少。以往上课时都有老师在旁监督教导,如今老师只能隔空用声音教授,学生需要自己想办法操作。至于年纪较小的学生,家长们也会被要求在荧幕前“陪课”。“这无形中增进了老师和家长的感情,家长能更了解孩子平时学音乐的过程,和老师之间也多了一份信任。”
在隔空教学中成长
尽管如此,线上音乐课依然存在著许多挑战。詹雪琳说:“学音乐时,脸部表情其实很重要。许多学生在线上课程中不愿意露脸,这让老师无法确定孩子的反应。因此我们会鼓励学生露脸,不要只是把镜头专注在乐器上。”再者,对于家长无暇陪伴又年幼的学生,老师在进行线上课程时也面对难以控制学生的窘境。她笑说:“老师在荧幕的另一端很难让学生在荧幕前坐好,又担心他们上厕所后不会回来了,导致原本30分钟的课,往往得拖延至1小时。”
“我希望大家不要一味责怪疫情,因为疫情,我们其实更靠近科技一步了。”詹雪琳表示,自己在4年前就有意将音乐课数码化,可惜当时的音乐线上课程不成气候。“其实网络教学模式能够为老师们的音乐事业带来更大的市场,让更多不同领域的学生也能参与课程。”她分享,当初创立平台的一个月内就有来自中国的学生,学生们的回头率也很高。“由此可见,学生都乐意接受网络课程,重点在于老师们愿不愿意转型。”也是因为疫情,学生也学会了录音制作,对他们在未来展现才华也是一大帮助。“这是以后的必然趋势,你若不懂得把自己的才华搬到网络上,就很难被大家看见。”
或许网络音乐教学目前仍处于萌芽期,但詹雪琳相信,该模式在日后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与支持。“趁现在,音乐老师应赶快追上网络教学的脚步。就算日后疫情改善了,也可以把10至20%的课程内容采用网络进行,善用科技帮助自己的音乐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