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10日讯)砂人联党公共投诉局主任符祥威披露,诈骗集团近期出现新招式,不再只透过电话或网络行骗,而是寄送伪造的庭令到民众住家,企图制造恐慌,再诱导受害者上钩。

符祥威在周二说,这类信件通常印有蓝色印章,并载明收件者姓名与身份证号码,甚至附上电话号码,乍看之下与真实的庭令无异,容易让民众慌乱。事实上,若贸然拨打信上号码,便可能陷入诈骗圈套。

他指出,真正的法庭文件并不会直接寄到被告住家,而是由原告的律师楼发出,并附有律师函。若缺乏这些程序性文件,内容即存疑,更何况此次信件标注的地庭与案件金额不符,编号与庭令亦全属捏造,足以揭露诈骗者的手法粗糙。

据悉,受害者是一名35岁姓杨的建筑工友。他上周四在信箱收到该文件,因怀疑有诈,没有拨电或转账,并在朋友协助下联系投诉局,目前已报警处理。

符祥威补充,信件署名看似律师楼,却没有提供任何地址,只留下一组电话号码。经过True Caller应用程式查核,该号码早已被大量举报为诈骗号码,可见诈骗集团已将目标从网络平台扩展到实体信件。

他提醒民众,遇到类似文件应保持冷静,切勿轻易拨号或汇款,而应立即向律师、官方单位或投诉局查证。他更指出,政府的所有公文信封抬头都写著“奉陛下之名”(Urusan Seri Paduka Baginda),而非普通白色信封。

“根据统计,在过去19个月,全国因诈骗案造成的损失高达31亿令吉。诈骗集团如今连法院和律师楼都敢冒充,若公众掉以轻心,损失的不仅是个人血汗钱,也会冲击国家经济。”

符祥威呼吁,唯有全民提高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减少受害者人数,避免更多家庭蒙受损失。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