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年龄介于47岁至63岁的骑手,历经风雨与挑战,在3天内完成了从诗巫出发,直抵马兰诺湾的500公里骑行之旅。

(古晋1日讯)壮心不已,老将犹勇!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骑行爱好者,怀抱对运动与生命的热情,用双脚丈量砂拉越大地。

10名年龄介于47岁至63岁的骑手,历经风雨与挑战,在3天内完成了从诗巫出发,直抵婆罗洲零公里碑——马兰诺湾(Telok Melano)的骑行之旅,总骑程达400公里,写下属于他们的“黄金骑迹”。

这场骑行活动由雷贤武(61岁)与妻子王金(石旁)茗(54岁)担任领队,队员包括陈秀珠(63岁)、李敏英(62岁)、谢汶其(58岁)、林彩萍(51岁)、王春霏(54岁)、张和康(47岁)、李福春(46岁)及陈秀晶(58岁)。

他们并非职业选手,也没有豪华的赞助,只是一群单纯热爱骑行的朋友,用毅力和热情完成属于自己的挑战。

策划人李敏英接受访问时表示,这趟旅程其实是去年的延续。

策划人李敏英抵达古晋时,前往圣彼得新教堂拍照打卡。
策划人李敏英抵达古晋时,前往圣彼得新教堂拍照打卡。

“去年我们骑行600公里,从诗巫到美里。今年我们决定要再挑战,从诗巫骑到马兰诺湾。”

她笑言,他们并非为了创下什么纪录,而是“边骑边玩”,在骑行中欣赏砂拉越的自然风光与各个城镇的风土人情。

原计划的骑行路程约500公里,分为三大段:8月29日傍晚4时从诗巫之窗出发,骑往浮刹,骑行153公里;8月30日从浮刹启程前往古晋,骑行170公里;8月31日在古晋休整;9月1日凌晨4时开始最后一段,骑行大约180公里到马兰诺湾。

然而,第二天的行程却因天气打乱。当天从浮刹往古晋的170公里途中,骑行至70公里时突遇雷暴雨,电闪雷鸣、狂风夹带大雨,队员们不得不放弃继续前行,转乘支援车直达古晋。最终,该段仅完成70公里,未完成的100公里成为全程唯一的“遗憾”。

李敏英表示:“我们一般遇到雨天都还是会继续骑,但这次雨势太大,还伴随雷电,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领队雷贤武指出,泛婆大道修建完工后,长途骑行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只要选择好时间段,大道旁的3公尺摩托车专用道,就能让骑行者相对安全地完成长途公路骑行。”

他希望未来有更多骑行爱好者勇于尝试挑战砂拉越的长途骑行路线,但同时提醒,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体能训练、器材检查及后勤支援。

领队雷贤武(右)与妻子王金(石旁)茗都是骑行热爱者,常常一起参与长途骑行挑战。
领队雷贤武(右)与妻子王金(石旁)茗都是骑行热爱者,常常一起参与长途骑行挑战。

对外界来说,这或许只是一次“中年骑士”的冒险,但对10名骑手而言,却是一段珍贵的生命旅程。

李敏英分享:“我们骑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保持身心健康。”

“平时大家各自训练,空档时间会相约一起骑行。骑行让我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我们有机会在运动中欣赏沿途风光。”

王_茗则补充,骑行是一种“自由的享受”。她说:“你在公路上,感受风、雨和阳光,每一次踩踏都像是与大自然的对话。这不是比赛,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日下午1时左右,当骑手们历经最后的145公里,终于抵达马兰诺湾零公里碑时,彼此的笑容写满了成就感。虽然总路程比原定少了100公里,但他们毫不遗憾,因为真正的收获,不在数字,而在沿途的点点滴滴。

这10位来自不同背景的砂拉越人,用400公里的骑行告诉世人:年龄不是阻碍,意志与热情才是动力。

他们的故事,不是关于速度,也不是关于记录,而是关于坚持、友情与生命的价值。

正如他们所言:“清晨的第一脚踏下去,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一个征途,他们已经在心里酝酿。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