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13日讯)砂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表示,随著多项基础建设及机械化计划的落实,砂拉越预计在2030年将稻米自给率从目前约34%提升至60%,并有望成为马来西亚东部的稻米粮仓及出口基地。
他是于昨晚出席在2025年全国水稻大会开幕礼上指出,若未来年产量超过本地需求24万吨,盈馀将出口至汶莱、新加坡及印尼,进一步巩固砂拉越在全国稻米产业的地位。
他说,砂拉越已启动总值10亿令吉的稻田基础设施发展计划,涵盖古晋、西连、斯里阿曼及林梦共1万4000公顷土地,实现全面机械化,并在两年内收割五季稻。
“此外,位于斯里阿曼国会选区的龙芽、史东宾及丹绒比扎项目已获批5亿令吉建设灌溉系统,并计划与联邦政府配对争取额外5亿令吉拨款。其他进行中的项目包括三马拉汉Mid-Sadong 1灌溉系统升级工程(4600万令吉)及斯里阿曼Selepong项目(4000万令吉)。”
阿邦佐哈里指出,砂拉越大学及民都鲁砂博大已著手研发适合丘陵及泥炭土种植的本地杂交稻种,以提高抗病能力及产量。
砂政府也采用“设计—建造—运营—移交”(DBOT)模式,吸引私人企业投资稻田开发,目前已有12家公司表示参与意愿。
他说,砂政府拨出2300万令吉,在伦乐欧巴的七个稻田区建设水坝及微型灌溉系统,并通过稻农协会推行农机租赁及机械化培训。
“同时,砂稻米与大米局及特别工作队负责统筹生产、市场、供应链及出口策略,砂灌溉与排水局也已重组为农业与市政两个单位,以专注农业灌溉建设。”
阿邦佐哈里补充,2025年全国水稻大会是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执行机构及产业界共享技术、研讨政策与规划永续农业的重要平台,将加快砂拉越实现2030年粮食安全及出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