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讨海人的生计之处、鱼儿的家,要是没有珊瑚作为孕育海洋生物的温床,那么海洋的美也不复在。为了拯救珊瑚,教育游客,Udive推行“珊瑚重建”计划,重新栽种珊瑚碎片,用体验与行动替代说教。

“准备好自己的配备了吗?”珊瑚重建计划的领队说道。Udive里的各个角落都可见正在准备潜水配备的潜水员,大家反复检查自己穿戴的配备、检查氧气量等。

重建计划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上午先潜到海底将准备好的“石灰架”埋在指定的地点,下午才正式开始做接枝、重建工作。为什么无法一气呵成,一次完成?林赞仁解释,这项活动耗气量大,尤其需要在指定地点先挖洞将石灰架埋入,潜水员需要在无重力的海底下,用尽吃奶之力才能完成。“所以(潜)下去一小时就是顶限了。”

完成了埋石灰架工作,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再次潜下水底,每一组都会派出一批人四周搜索可使用的的珊瑚碎片。“我们做的是再种植,也就是植物接枝法,将断掉的珊瑚碎片重新捡起,绑在石灰架上的玻璃瓶。”他透露,并不是所有珊瑚碎片都能用来再种植,视乎其状态。

“很简单,只要表面有光泽,或是用手指轻轻触碰一小部分,还有一层粘稠物的,便是还活著的。”珊瑚断裂之后不会马上死亡,掉落在地的它们会因沙石掩盖,失去表面那层粘稠物而慢慢凋零。潜水员会用尼龙自锁式扎带将断裂的珊瑚固定在玻璃瓶上,锁紧,一直到珊瑚能自行生长,粘在玻璃瓶上时,Udive工作人员就会将扎带剪掉,让珊瑚自由生长。

冀人工珊瑚成新潜水点

林赞仁坦言,许多潜水中心或酒店在带领游客潜水或浮潜时,并没有向他们灌输正确的知识,以致他们做出对一些伤害海洋生态的行为。“他们体验过再种植,知道当中的辛苦,就不会去破坏珊瑚了。”他希望借此活动告诉潜水员保护珊瑚的重要性,也期望人工珊瑚(指接枝后的珊瑚)能在某层面上替代野生珊瑚。

所谓的“替代”不是代替野生珊瑚作为海洋生态的其中一环,而是成为另一个“潜水点”。当有游客前来潜水或浮潜时,带他们来看人工珊瑚,除了能保护野生珊瑚不受外来干扰之外,还能乘机教育游客,让他们知道珊瑚再种植的缘由与意义。“教育游客,也是我们潜水店的责任。”

循环玻璃瓶 成为珊瑚新基地

从2015年开始,Udive便开会进行“珊瑚重建计划”,而促成这项计划的始端是做环保。“岛上喝酒免税,因此累积了许多酒瓶,无处销毁。”林赞仁指出,因塑料与铝罐有其商业价值,回收商愿意到岛上回收这些类型的废弃物,唯独没有人愿意收回玻璃瓶。“所以整个刁曼岛有许多废弃却不知如何处置的玻璃瓶。”即便政府单位会派送船只到刁曼岛唯一的垃圾场收回这些“垃圾”,但最终玻璃瓶的下场仍是以土埋方式终结。

“我们发现外国也有其他岛面临著相同的问题”,而对方的解决方式是将玻璃瓶用于珊瑚再种植。于是林赞仁便派送其中一位教练前去探路。对方将玻璃瓶放入石灰中,待其凝固之后就会变成石灰架,供珊瑚再种植使用。

“去年的珊瑚成长情况还算满意,但它们现在仍是小宝宝,成长速度缓慢,需要慢慢观察、照顾。”他透露,去年有些珊瑚因种植法错误,导致海藻长满玻璃瓶,珊瑚无法依附在玻璃瓶上。为了杜绝此情况再发生,今年特别将石灰也涂在玻璃瓶身,让海藻无法在短时间内长满在玻璃瓶上。珊瑚成长速度缓慢,需要4至5年才能看见成果,因此Udive工作人员需要每个月前去做检查,“检查除了是为了查看珊瑚生长进度,还需要将瓶子上的海藻刷掉,才能确保珊瑚宝宝能长得更好。”

基于去年已种下30个石灰架,今年又种了25个,林赞仁表示未来将会“越种越少”。珊瑚成长需要长时间,还需潜水员前去照顾,因此无法大量种植。“毕竟它们不过是刚满1岁的小宝宝,至少要等2或3年之后才能独立成长,或许到那个时候我又可以开始种更多新的珊瑚宝宝了。”

珊瑚是养育鱼群的温床、海底植物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存活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珊瑚是养育鱼群的温床、海底植物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存活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统计并研究保育行动

“现今大马珊瑚的情况只能称得上还好。”大马珊瑚保育组织ReefCheck总经理朱利安海德(Julian Hyde)表示,依照ReefCheck统计,2015年大马海洋的活珊瑚有46%,半岛珊瑚存活率比去年上升了1.05%,东马则下降了2.75%。“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算是不错了。”

Reefcheck是国际性珊瑚保护组织,也是一种珊瑚研究方法的名称。199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有些东西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及伤害,但这仅限于地面上的生物,对海底下的生物,尤其是珊瑚一无所知。“当时科学家们各自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研究,根本无法做比较,于是有一群科学家研究出ReefCheck研究法。”他指出,这个方法适合任何人使用,即便不是科学家也能得心应手。

“我们每年都会训练30至50位潜水员,然后邀请他们一起做珊瑚调查。”有鉴于相关专业人数有限,因此ReefCheck以独特的训练方式,训练资深潜水员做为珊瑚做检查。朱利安指出,只要有25次或以上的潜水经验,便可以申请参与培训。“以前我们刚开始开课时,很多人对参与调查有兴趣,但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潜水新手,无法完好地控制自己在水中的行动。当时我们花在训练他们潜水技能的时间比花在做研究培训还多。”于是,ReefCheck将招收条件调高,“从那之后,申请的人数变少了,但调查的素质明显变好了。”

普通人怎么做研究?朱利安笑说,只要能认清一些指标性生物,如海参、石斑鱼、蝴蝶鱼等,就能完成研究统计。“珊瑚周围有许多指标性生物,而他们的存在能告诉我们珊瑚的健康状况。”他以石斑鱼为例,只要珊瑚周遭有许多石斑鱼,就表示健康状态良好,反之则不健康。

潜到海底之后,参与调查的潜水员会将长达100公尺的量尺放出,而潜水员就需要从量尺的四端开始计算各种指标性生物的数量,记录在案。每一年,ReefCheck会到全马200馀个潜点进行调查,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回到同样的潜点进行调查,用以与早年的数据相比,才能得知该潜点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个研究位置做好记号了,那么之后每一年下来才能在原来的地方做调查,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出发前,每一组珊瑚重建计划的领队都会给予简单的指示,让潜水员们清楚下到海底后的工作分配。
出发前,每一组珊瑚重建计划的领队都会给予简单的指示,让潜水员们清楚下到海底后的工作分配。

与当地社区合作,宣扬保护意识

目前Reef Check正努力推行“珊瑚管理政策”,在各个岛屿上与当地人合作,进行珊瑚保育与拯救计划。

“之所以称为珊瑚管理政策,因为‘珊瑚保育’是这个项目最终的成果,要达到成果,就要透过有效的‘管理’了。”朱利安笑道,该组织在某些岛上设有据点,与当地社区合作,宣扬珊瑚保育意识。“我们与酒店、潜水店、浮潜店、学校等配合,希望能达到减少污染,教育游客,培养当地人有关珊瑚重要性的知识。”

他叹息,ReefCheck活动中,最难的不是做研究,而是给民众培养珊瑚知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珊瑚的重要性,包括潜水员。”他透露,许多潜水员因好玩有趣而潜水,对珊瑚一知半解,在潜水时可能不小心做出一些伤害珊瑚的举动。再者,每个岛的社区情况不同,因此对“珊瑚保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好比沙巴州的Mantanani岛民迫切需要的是岛上的设施,珊瑚保育在他们看来并不是那么重要。

每每到一个地方进行教育工作,Reef Check工作人员需要在当地待上数年。“我们在刁曼岛的据点已经3年了,而Mantanani则迈入4年。”用了4年的时间来了解岛上的生活,进行一些教育活动,现在ReefCheck才正式在当地推行珊瑚保育计划。

“你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了解他们的情况,协助他们经济独立,才能跟他们说保育。否则生活都成问题了,还有谁会理珊瑚保育这件事。”

“只要岛上的社区及商家肯合作,一起减少对珊瑚造成影响的行为,那么大马的珊瑚存活率想必可以达到更高。”进行珊瑚保育工作10年的朱利安热忱仍在,他相信只要用对方式,就会能保住珊瑚。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