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时代的进步,市场上的老字号也买少见少,当有天早晨,你突然想吃一条条干硬爽脆的手指饼(俗称Roti条或RotiJari)再配上浓浓“咖啡乌”的古早味早餐,别担心,槟城一家超过百年的老字号合和饼家,将能满足你。
自1914年创办至今,合和依旧秉持著手作各类饼干的传统,迎来不少顾客的青睐,甚至还有来自外州的顾客,因为找不到位于威省新邦安拔的店铺,前后来了4次,最终让他寻获。
合和饼家老板娘雷丽芳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他们家的饼干从1914年至今,风雨无改,坚持使用手作的方式,保留著当时古早的味道。因为这个原因,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老味道始终不变
“起初,本店是以炭窑烘烤饼干,但是,在2003年时,位于新邦安拔的老店因受到大水灾的影响,店内的炭窑也因此报废。我们当时有尝试寻回制作炭窑的师傅帮我们维修,岂料,该师傅已过世。”
她说,该店引进机械式烘炉来取代,随之,产量也因此有所提升。虽然以机械式烘炉取代炭窑烘,但是,老味道始终不变,顾客们回馈,他们家的饼干依旧保留传承了104年的老味道。
她告诉记者,坚持手作饼干是一条艰辛的道路,背后藏著许多辛累无人知。每天他们必须从清晨5时开始起身,准备制饼的材料,一直忙到傍晚6时才收工,他们的饼家也是一年365天都在营运,除了正月初一停休半天,下午就必须动工。
合和饼家已是一个经历三代的老字号,许多人都会有疑惑,为何拥有104年历史的老字号,至今仍旧未扩大版图。她解释,人力是他们无法扩展版图最大的因素。
很少人愿意入行
雷丽芳说,虽然他们使用机械式烤炉后,产量有所提升,但制饼过程仍是手作,所以每日所产出的饼干也是有限,即50至60包。
询及为何不聘请更多人手帮忙呢?她回答说,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愿意投入该行业的人不多,过去曾聘请一些人手,但都做不久,毕竟制饼过程耗时,又沉闷,很少年轻人愿意碰。
所以,他们至今为止都是一个大家族在做,如果订单多的时候,就动员家里的小孩子帮忙。她笑言,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有时也不愿意帮忙,更别说是外头的年轻人。
遵循古法 坚持手作
对于合和饼家至今为止不愿放弃手作的原因,雷丽芳说,手作与机械作饼干的口感是有差别,这也是为何有些顾客不计多远,也愿意跨州来到该店,购买合和的饼干。
她表示,由于合和的饼干都是遵循古法制作,因此,他们所产的饼干的色泽始终如一,即呈深米色。在众多饼干当中,手指饼(俗称Roti条或RotiJari)最受欢迎。
她说,手指饼既是面包,也是饼干,即首烘后口感较为柔软的面包条,再经过3至4次的烘培,脱水并呈干硬状态,此时才成为干硬爽脆的手指饼。一般柔软面包条只提供给熟客购买,它的保存期限短,也须趁热才好吃。
她补充,由于古早味饼干的口感干硬爽脆,若是单吃恐会生腻且口干舌燥,因此,许多食客多以咖啡、茶或糖水来搭配古早味饼干。
槟岛开分行 方便老顾客虽然合和饼家经历104年还未拓展版图,但在去年,他们已“越洋”来到槟岛中路48号开设第一家分行,店内的设计也别有一番风味,使用著许多再循环木料作成壁橱,并摆放著各种各样的手作饼干。
雷丽芳说,他们会开设此分行的原因是,他们的老顾客不限于威省一带,许多槟岛人也会特地到威省总店,为的就是购买他们的饼干。为了方便槟岛人,他们去年才决定来槟岛人潮最旺的中路开设分行。
但至今为止,还是有许多槟岛人习惯到威省的总店购买饼干,她笑说,或许是宣传不足,所以大家才会对中路的分行感到陌生。
接班人成问题
至于未来合和饼家是否有意走出槟城,她表示,他们的确曾有过此想法,但基于人手问题,最终还是打消念头。未来,年轻一代是否愿意接手他们的生意,还是一个未知数。
她说,他们这一代对该行业也感到很吃力,但他们还是愿意做下去,让更多人可以品尝到古早味的饼干,不愿让该味道消失。尤其是每天都看到许多老顾客的光顾,再辛苦也值得。
“合和饼家”:
创办人:萧照轩
创办年份:1914年
产品:四方饼、手指饼、花饼、圆饼、芝麻饼及火饼等,行销范围槟威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