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6日讯)针对教育部近期传出拟推行“一班两师”政策,森美兰中华大会堂(森华堂)认为,此举若未经过充分的论证与评估,将难以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落实,并可能进一步加重教师负担,削弱教学质量。
森华堂发文告表示,首先,“一班两师”制度的效益究竟何在?现阶段我国教师已需应对繁重的教学、行政及课外活动任务,再加上个别学校师资短缺、学额分配不均等问题,倘若要在同一课堂安排两名教师,势必增加人力与行政协调的复杂度。
“若没有充足的师资与资源配套,政策只会流于形式,徒添混乱。”
“其次,教师的负荷问题不容忽视。两位老师分别教授不同科目,看似能分担工作量,实则可能造成教学时间压缩、协作不畅及评估标准不一等问题。尤其在品格教育被纳入课堂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兼顾学业与品德双重目标,其精神与时间消耗不容小觑。”
森华堂强调,学业与品格并重固然是教育理想,但并非每一门科目都需要强行融入品格教育。
文告称,品格养成应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由多方协力推动,而非单靠课堂教学达成。
“教育部若要真正落实品格教育,应建立跨部门机制,由教育、通讯与多媒体部、国家人口与家庭发展局等机构共同策划,从家庭教育、网络使用到社会环境全方位著手。”
文告指出,资讯与科技部可在手机与网络内容监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减少学生沈迷网络与暴露不当内容的风险;国家人口与家庭发展局则应加强家长教育,让家长学会如何管控孩子的使用时间与内容,避免手机成为孩子学习与品格发展的绊脚石。
另一方面,森华堂强调,学校辅导制度亦是关键环节,若要防范校园问题恶化,政府应著重培训专业辅导专员,在学生情绪问题尚未恶化前介入辅导与矫正,避免情绪失控引发校园霸凌或伤害事件。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为有效。
此外,森华堂关注到,近年来中学生在语文及各科掌握能力上普遍逊于早年设有小学评估考试(UPSR)与初中三检定考试(PT3)时期。缺乏阶段性评估,使得部分学生的问题与落差难以及早发现与处理。
森华堂呼吁教育部重新检讨这两项评估机制的价值,或考虑恢复某种形式的阶段性检测,以便学校能及早识别学业落后的学生,并给予针对性辅导或留班机会,让“学有所成”成为真正的教育目标。
文告表示,教育政策关乎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审慎的研究与试验,不宜仓促推行。
森华堂郑重呼吁教育部在推行“一班两师”制度前,全面听取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确保政策立意良善、执行可行,真正造福莘莘学子,而非增加学校与教师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