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中国9月间大阅兵,以及抗衡美国关税霸凌的底气,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强国的真本领。资深媒体人潘友来形容这是一个“年轻的强国”,才真正震撼了全世界,大未来还要发展到什么境地,以及会如何发展,都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青年学子必须要能够看懂中国、思考中国,这是一门必修课!”
潘友来是在拉曼大学(UTAR)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向青年学子做出提点。这场《我和文字中国风和云》新书交流会,同步在线上与线下举行,主持人是骆世俊博士。从文学、新闻工作到马中关系的课题,跨界、跨时代的风和云,有许多精彩、可记取的片段与智慧碰撞。
他说,中国的治理模式与发展规划,重视年轻世代的参与。从大众生活的影视事业,以至开通创业、创新科技走向国际等等,都很深入年轻人的世界。
中国正步入一个面向世界、尝试更开放的新时代,他说“这是一个时代契机,甚至是马来西亚年轻人,都有机会争取参与,都有机会争取一块蛋糕。”
马中渊源深远,早年即有马来西亚人闯荡的足迹。例如唱响《我爱你中国》的坤成女生叶佩、先锋企业家郭鹤年,以至最近在上海开发“空中德士”的十八丁青年黄雍威,等等。
马中关系曾经风风雨雨,如今是前途一片大好。但是潘友来指出任何民情、邦交的重大改变,都需要时间逐步调整,需要有一个过程适应。尤其是马中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与猜忌,仍然是需要留意的敏感事项。
潘友来在回应询问时强调,马中关系的未来发展,有两个关键因素必须重视;一个是全面带动马来同胞更正确地认识中国;二是两国年轻人必须加强互动、深化了解。
“大未来的希望,就是今天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