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响热烈·共情寻“圆”​​

中秋是闽南人最深沉的情感坐标。当季风再起,正是百年前先祖扬帆南洋的时节,也是今朝我们举杯望月的时分。厦门卫视精心打造《同一湾海 共一轮月 2025两岸中秋寻圆记》,与中秋夜在海外平台账号“天天看一厦”推出后,点燃全球闽南乡亲的情感共鸣,来自两岸及东南亚的观众纷纷表达感动与自豪:

新加坡厦门公会总务 胡雪琦:我们在新加坡遥祝家乡的亲友中秋节快乐!节目让我们倍感亲切!

马来西亚巴生厦门公会主席 叶漳武:满满闽南味,又有创新!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感受到作为‘天下闽南人’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新加坡玉明武术协会 蓝家安:脚踏异乡土,拳握五祖魂!三地一套拳,打出了闽南人代代相传的精气神!​

台北市七海八极武术社 张修程:虽然分别两地,但是流传的都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两岸一家亲,欢迎来交流!

在厦台青:看到厦门博饼与台湾中秋烤肉的巧妙结合,太有共鸣了!

厦门五祖拳教练 张智扬:看到很多海外五祖拳同门的熟悉面孔,很亲切!

特别节目以"一生寻‘圆’的闽南人"为线,穿越"人间烟火、一湾乡愁、开门见海、此心安处"四大篇章,在搏饼的脆响、南音的悠扬与海潮的节拍中,为全球闽南乡亲烹制一席跨越山海的文化团圆宴。

二、味蕾乡愁·舌尖团圆​

圆是人间烟火,中秋节也是丰收的季节,天下闽南人共享著同样的人间烟火。

▶ 一饼包万物​

邀请闽南大厨黑明师傅,以闽南人阖家团聚的家常美食博饼,包裹两岸美食,共同品尝秋天的味道。

▶ 中秋奇妙游

以闽南孩子的童年记忆,回想和父亲深夜出门的宵夜印象,串联起满煎糕、海蛎饼、土笋冻、芋头饼等闽南街头风味,深夜街头一碗面,父子温情小团圆。​

三、南洋归帆 匠心融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我们闽南乡亲,“2025两岸中秋寻圆记”,除了展现闽南本土最纯粹的风土人情之外,还特为海外乡亲铺展"一湾乡愁"画卷。

▶ 母土之唤​​

当代艺术家陈文令动情告白:"中国字里,‘母国’‘母土’‘母文化’——母亲在哪,家就在哪"。一句乡音,万缕情思,道尽游子心扉。

▶ 荅荅娘惹密码​​

厦门学者黄婉彬抚摩百年漆篮,细述南洋独有的文化融合:明代闽商等风季时与当地通婚,诞下"峇峇娘惹"族群。镜头扫过娘惹珠绣的牡丹纹样、飘著椰糖香的九层糕,您是否也闻到阿嬷拜天公时漆篮里的故乡气息?

▶ 青春乡愁方程式​​

年轻乐队以《季风与海鸟》轻快旋律,带您打卡以“最南洋”的视角打卡鼓浪屿——红砖厝里咖啡,花砖墙里做珠绣,闽南风情在新生代心中翩然起舞。

▶ 腔调自成一派​​

当戏曲混搭说唱,《闽南腔调》推开古厝大门,唱响"开门见海"的闽南自信:"敢拼敢赢"的基因,早已随郑和帆影融入血脉。

▶ 闽南武魂·拳风再起

一曲《人间有勇者》,串联起厦门市海沧区马銮湾实验小学武术队、台北七海八极拳武术社、新加坡玉明国术学会一脉相承的拳法;

四、此心安处 天涯共聚​​

最动人的圆在篇末绽放:厦门特使携传统家特产奔赴新加坡,将"一味即团圆"的温情送至新加坡厦门公会;当童声合唱《但愿人长久》响起,荧屏将闪现东南亚以及台湾乡亲的笑脸——闽南,是地理的起点,更是文化的远航,季风所至、潮汐所涌,此心安处是吾乡。厦门卫视谨祝天下闽南乡亲:花好月圆,阖家安康!

节目回看地址:YouTube、Facebook账号 “天天看一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