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8日讯)雪隆华校董联会对近日槟城一所国民型华文中学两位教师,因在校执行训导职责而遭投诉并以刑事罪状被提控上法庭一事,深感震惊与遗憾,并呼吁控方 检讨及撤销有关案件,避免出现针对教师在学校的训导作业过度执法。
雪隆华校董联会主席蔡庆文律师今日发文告说,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使命。教师在校内执行训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改正偏差行为,培养品行端正、负责任的青年。
“我们深信,教师绝无蓄意伤害学生之意,其一切行为皆出于教育立场,矫正错误与爱护之心。”
他指出,据报导,两位男教师被指于2023年间,在学校训导室,以藤鞭体罚同一名初中学生,导致学生受伤。检控方援引《刑事法典》第324条文(持械伤人)提控两人上庭;一旦罪成,可被判最高10年监禁、罚款或鞭笞。两名教师皆否认罪状,并获准保释候审,案件分别定于11月4日及11日过堂。
他表示,雪隆董联会理解教育部近年来对教师体罚权设下更严格规范的时代趋势,也认同教育应以理性、沟通与辅导为核心。然而,该会认为教师在校内的训导行为,纯属职业操守课题(misconduct),应另有处置方式,即使相关教师的处理方式有待改进,也不应轻率以刑事罪提控有关老师。此举不仅损害教师形象,更会重创教育体系的信任基础。
他说,教育问题应由教育体系内部机制先行处理,包括校方、家长及教育部门等,透过协调、调解与辅导等管道,而相关老师若有过度行为,校长或教育局长可以书信警戒等管道来处理,而非以刑事罪的司法程序,这完全没有顾及作为老师的尊严。
雪隆董联会郑重呼吁,检控方应慎重检讨此案的执法方式,并撤销有关案件,避免出现针对教师在学校的训导作业过度执法。
不但如此,该会也认为教育部应成立独立调查小组,全面了解事件经过,厘清真相,确保教师的专业判断与教育尊严获得应有保障。
该会也呼吁家长与社会大众应理性看待校园事件,理解教育者肩负的责任与压力,尊重教师的专业判断,不以偏概全。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我们忧虑,若教育空间被过度司法化,教师在训导学生时将畏缩不前,造成‘寒蝉效应’,最终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不利于下一代的品格与责任教育。”
雪隆华校董联会重申,唯有尊重教师、信任教育、强化沟通机制,国家的人文与品格教育才能根基稳固,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