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隆雪华堂会长颜登逸指出,国旗失误本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当局通过教育的方式向人民普及正确悬挂国旗的方法,而不是动辄以刑事究责作为主要手段。
他说,然而,特定政治人物煽动人群而发生纠众滋事事件;有者甚至遭到市议会勒令停业,乃至被警方提控。
“在国旗风波事件上,如此严苛的执法标准几乎成为金科玉律,实在令人担忧。”
他在发表马来西亚日献词时说,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类事件在之前演变为政治操弄的工具。有政治人物在事件上不断施压,煽动人群带头未审先判的风气,并刻意扮演“爱国英雄”的角色,将原本无心的疏忽渲染为“侵犯国旗尊严”的大事。
“这种做法加剧了社会的对立与分化。国旗理应是团结的象征,但在特定政治人物的操作下,却被利用成为制造争议与政治表演的舞台,成为捞取政治筹码的工具。”
颜登逸说,必须承认,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理应受到尊重。但这不应被滥用为政治斗争的筹码。
“我们不能把偶尔发生的疏忽过度放大,甚至形成‘爱国’与‘叛国’的对立。这只会让社会陷入不必要的撕裂与恐慌,反而削弱了国旗所承载的团结意义。真正的爱国精神,不仅是形式上的尊重与表态,更应体现为行动上的理性与责任。”
他说,爱国是一种深植于心、以国家与社会福祉为核心的价值观,应通过教育与智慧来培养,而不是透过政治炒作与恐吓手段来塑造。
“我们呼吁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展现更多的包容与智慧,寻找能转化为教育与团结的契机,让国旗成为凝聚国民的象征,而不是争议与分裂的导火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全马人民的爱国精神,让每位国民在尊重差异和理解多元中,内心深处都感受到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
颜登逸表示,9月16日不仅是马来西亚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更像征著全国人民在多元文化中携手共建一个和谐和繁荣国家的共同愿景。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种族和宗教的国家,而爱国精神正是多元精神的核心,把我们凝聚成团结一心的整体。
他说,今年马来西亚日的主题定为“昌明大马:与民同在”。这既体现了政府关怀人民福祉的努力,更强调国家与人民共命运的重要精神。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虽然意味著存在差异,但正是这种多样性构成了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唯有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我们才能不断深化彼此的理解,凝聚力量,共同推动国家迈向更长远的和谐与进步。”
他指出,也要铭记,9月16日正是沙巴与砂拉越加入组成马来西亚的日子。东马在族群、宗教与文化上的开放与包容,值得西马借鉴与效法,共同实践真正的多元精神。
“愿我们以宽容与理解化解分歧,以团结与奋斗开创未来,共同建设和推动多元的马来西亚迈向昌明发展。让我们一同秉持‘与民同在’的精神,凝聚力量,迈向一个团结、繁荣的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