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马华副总会长兼雪州联委会主席拿督刘亚强今日就“侨民华小延契风波”发表文告,直言州政府若坚持向侨民华小征收逾600万令吉的地契延长费,等于“以行政手段掐住学校的喉咙”。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华小长期得不到与全津贴学校相等的拨款,如今还要额外承担数百万的地契费用,这是对华社的二次惩罚。
他批评,雪州政府不应该把侨民华小“以地养校”的努力标签为商业用途。许多半津贴学校为了减轻社会负担,都会用场地出租赚取有限收入,专款专用在教育上。
“以地养校是华社八十年来自力更生的智慧。如今却被曲解为‘商业牟利’,这是对整个华教努力的污蔑。以地养校变养政府,黄思汉和行动党良心过意的去吗?难道要华小天天走上街头筹款?”
“得到华裔选民大选大力支持后,行动党却以这种方式回报华裔?”
刘亚强强调,这不是侨民华小一校之事,而是关乎所有半津贴学校的命运。若此例一开,将动摇整个民办教育体系的根基。
他建议,州政府若真心支持教育,应该效仿国阵时期的做法,以象征性地价延长地契,豁免600万巨额费用,续约99年。另外,可以严格限定用途,在地契上注明只可作为学校用途,不得转作其他商业活动。若礼堂出租产生收入,所有款项必须纳入学校户头,用于校务发展。
“这样一来,既符合法令,也保障教育公益,不会有人从中牟利。”
刘亚强指出,侨民华小自1935年创校以来,靠的是一代代华社热心人士、家长与乡亲的捐献,一砖一瓦建立起来。作为半津贴国民型华文小学,政府只承担教师薪资和部分水电费,学校扩建、维修、设备升级皆需董事会与社会自筹。
“如今,校方和华社好不容易筹集到的善款,本该用来增设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等教育资源,却被迫拿来缴付沉重至极的地契延长费。这不是在投资孩子的未来,而是被逼拿去填补一纸地契的负担。”
刘亚强呼吁雪州政府悬崖勒马,秉持保护教育的精神,立即与校方协商,撤销对侨民华小不合理的收费决定。
“孩子的未来,不该被一份地契压价;教育的价值,也不该用数字衡量。我希望黄思汉行政议员、雪州政府伸出援手,华社必将铭记这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