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记忆力是否只能靠天赋与死记硬背?美国学习法专家戴维思认为,记忆力的培养并非仅依赖死记硬背,而是需要透过多感官结合与灵活运用大脑来提升,只要掌握正确方法与训练节奏,人人都能提升记忆力。

从学生到高龄者 记忆训练无年龄门槛
戴维思昨日在“超强记忆训练讲座”中指出,他曾在过去20年指导过学生、上班族、长者,甚至唐氏症、自闭症与脑部动过手术的学员,证明记忆训练无年龄与能力门槛,人人皆可学习、皆可受惠。
他分享,记忆的关键在于结合图像、音乐、节奏、颜色、故事、逻辑与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透过左右脑协同运作,不但能提高记忆效率,也有助于活化神经结构与长期记忆建立。
“例如数字80667,可以联想为金额、公里数或点阅率,这类联想刺激可延长记忆保存时间。”

他指出,大脑具备高度可塑性,若方法正确,任何年龄层都能进行有效记忆训练,并举例他曾帮助87岁从事房地产的父亲提升数据敏感度,也曾协助唐氏儿童与脑部手术患者建立基本记忆力。
“我曾在32岁时,仅用3周自学中文,成功面试外省企业总经理一职,证明记忆技巧亦能提升职场竞争力。”
方法正确 记忆力将成倍成长
戴维思指出,联想与重复虽是其中一种记忆法,但若缺乏变化与策略,效率是有限的,因此应搭配多元技巧与学习情境,并持续更换方法与环境,让大脑保持活跃。
“其实,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就是一种进步。长年累月下来,记忆力将显著提升,甚至达到数倍成长。我们追求的不是过目不忘,而是扎实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
针对日常练习,他建议民众从生活中出发,例如走路时默背资料、换一条回家路线刺激脑部反应、或学习新语言与新技能,都是有效的记忆训练。

“我们可以使用手机、电脑来辅助记忆,但也可以选择在没有这些工具时,依然朗朗上口,记得重要内容,这就是记忆力的真正意义。”
对于常见误区,戴维思提醒,死记硬背不是错,但若只靠重复、缺乏联想与结构,容易造成遗忘。
“应先掌从线索入手,再进行复诵,就可以增强记忆力,让知识在记忆消失前转化为智慧。”
他也提出,“学习智商(Learning Quotient)”的概念,是应对未来快速变化的关键能力,尤其当产业更迭、技能淘汰日趋频繁,更需要透过持续学习与有效记忆,维持个人价值与适应力。

从记忆到生命教育 新书传递希望力量
另一方面,戴维思目前已出版多本畅销著作,包括《这样学习最有效》、《一天英语开口说》、《大卫思超强记忆训练》、《学习智商》、《赚钱英语开口说》、《我聪明,因为我做记忆训练》等,并以“记忆大师”之名受邀于多国巡回演讲。
他目前的新书《一万步的希望》也在讲座中简介,书中记录他身为单亲父亲,带著早产双胞胎环游世界的生命教育历程,呼应记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困境中激发希望与成长。
他说,他结合记忆训练与亲职实践,强调无论面对疾病、丧偶或教育困境,唯有相信希望、善用大脑可塑性,才能在危机中创造转机。
本次免费公开讲座将于本周六(9日)及周日(10日)下午2时至5时,在吉隆坡凯煌大酒店(Concorde Hotel)1楼Gallery 5举行,开放给有意提升记忆力的民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