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1日电)去年6月一辆特斯拉在台湾国道1号虎尾段自撞护栏坠落路面后起火,运安会日前发布调查报告,可能肇因为驾驶以每小时超过200公里速度行驶,为闪避前车,疑因反应不及,而有过度转向不当操作。
联合新闻网报导,根据台湾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指出,这起事件发生在去年6月6日晚间,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在国道1号南向行经虎尾路段自撞外侧金属护栏后,坠落至下方空地,车身断裂为前后两截,前半部起火燃烧,造成右后座乘员1人死亡,2人轻伤。
针对可能肇因有关调查发现,根据运安会报告,驾驶以每小时超过200公里速度驾驶车辆,除车辆轮胎抓地力及可操控性降低外,也影响驾驶的动态视力、视野范围、感知及反应时间,以及降低处理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而在这次事故发生前,驾驶为闪避前方车辆,可能因反应不及,而有过度转向不当操作。
至于其他调查发现,报告指出,事故车辆行经事故地点上游500公尺处时,车速达每小时200至216公里,随后撞击纽泽西护栏并造成车身断裂,自桥上冲出路外车速为每小时约96.5至101.6公里,因车体在断裂过程已吸收大多数能量,研判撞击前瞬间实际车速应高于上述计算结果。
运安会表示,联合国及美国侧向撞击相关检测基准中,测试速度为每小时32公里,事故车辆即便符合联合国及美国检测基准,也无法确保车辆在高速下撞击后可保持结构完整。
运安会指出,事故车辆遭受撞击位置为后车门处,属电池结构末端与马达结构交接处,也属底盘材质交替与焊接处,在车速及车体重量惯性作用加成下,使车辆在碰撞纽泽西护栏后无法承受此撞击力,最终导致车身结构失效并断裂为两截。
运安会表示,事故车辆车身前半部高压电池组在撞击时受到外力挤压,电池外壳变形并挤向内部电池芯,造成电池正负极隔膜破裂,正负极接触导致短路情形,后续车辆冲出路外撞击到地面,进一步加剧电池损坏而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