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18日讯)台湾一名9岁女童近期因感染A型流感(下称A流),病情一度趋缓却在康复期间出现异常小腿疼痛,最后甚至痛到无法行走。送医检查后,医生诊断为少见的并发横纹肌溶解症,可能是感染A流后依旧剧烈运动,导致大量肌肉细胞坏死。
根据彰化医院小儿科主任马瑞杉说明,女童在发病初期出现咳嗽、发烧、喉咙痛、流鼻水与肌肉酸痛,在诊所确诊为A流并接受治疗后症状获缓解,虽然烧退了但小腿仍感到疼痛,但觉得没什么大碍便重返校园上课。
不料,她忍住小腿疼痛,参与体育课的跑步与丢飞盘活动,结果小腿同感越发剧烈,接著整个僵硬难以走路而被送往医院。
检验发现,女童的肌酸磷化酶(CPK)指数飙破1万,远高于正常值300以下,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这种疾病源于横纹肌急速损伤,使肌肉细胞坏死、破坏细胞膜,常见的诱发原因为过度运动或劳动、肌肉压迫、酒精成瘾、某些药物与毒性物质或者感染等,老年或身障者还可能因肾功能障碍导致死亡。
马瑞杉指出,感染A流时出现肌肉酸痛属常见现象,但进一步演变成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极为少见。推测原因女童在尚未完全痊愈时勉强运动,超出负荷的运动量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另一方面,从云端用药发现,女童在诊所确认感染A流后并没有服用克流感等抗病毒药物,也可能让复原疗程变慢,再加上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他建议民众,若感染了流感应多加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