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日讯)中国上海一对夫妻因无法就孩子的名字达成共识,导致新生儿至今已满一岁仍未取得出生医学证明,进而影响户籍登记与疫苗接种。当地法院介入调解,双方多次协商才终于完成相关程序,整起事件也凸显父母责任失衡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实质影响。
《极目新闻》报导,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诉讼,该对夫妻于2023年登记结婚,隔年诞下一名男婴。惟双方感情迅速恶化,母亲遂以婚姻破裂为由提起离婚诉讼。
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夫妻双方因为孩子姓名问题互不相让,在孩子取名、出生医学证明办理上都各持己见,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取名,并要求对方交付办理所需的材料原件和出具委托书。两人还分别单独前往医院办理,均因不符合规定办理失败。
由于证明尚未完成,导致孩子无法落户,“孩子都一岁多了,连个出生证都没有,上不了户口,就连打疫苗都很困难。”
法院为保障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特别发出《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书》,限期要求双方配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并回报处理进度。虽然双方一度达成共识,实际办理时仍因原件保管争议再起争执。
最终法院建议将出生证原件交由法院暂代保管,后续再协调移交。
经过反复调解,双方最后同意由母亲持有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并负责办理户籍登记,孩子落户问题也随之解决。
法院强调,出生医学证明是新生儿获得法律身份的重要依据,父母若以个人矛盾延误办理,已构成对未成年人人格权的侵害,应承担相应责任。
此案被列为涉未成年人重点案件,法院提醒家长,不应将子女作为情感冲突的筹码,亦不应以争执推诿监护义务,否则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法律与生活影响。
对此,网民纷纷表示这对父母不负责任,耽误了孩子,“都是闲的,名字又不是不能更改,在这耽误孩子,妄为父母。”、“这种夫妻就不要生孩子了好吧。”、“你们怎么走到一起的?”。
也有过来人表示,“我宝2个月了,也是因取名的事在争议中,拖著。”、“我也是一样。跟孩子爸名字意见不和,一直拖到差不多最后期限才办理的,他不喜欢我取的名字,我直接跟他说,不配合就我办理单亲出生证。孩子跟我姓,后面还不是妥协了。”、“我也是姓名分歧,后来和媳妇妥协后离了。”